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時報: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後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11:26:38  


 
  在其他幾個同樣陷入厄運循環的國家,形勢可能會大幅惡化。今年3月,西班牙的官方失業率為24%,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0%。IMF預測,今年該國的總體財政赤字將略高於GDP的6%。隨著實際GDP不斷萎縮,西班牙的財政狀況正迅速惡化:預計總債務與GDP之比將從2007年的36%升至79%,而且今年還將繼續升高。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已逾6%。如果這些數字繼續大幅升高,形勢就會失控。

  要防範危機大規模蔓延,歐元區必須做出決定性回應。歐洲央行必須充當最後貸款人、提供無限額的貸款,填補因銀行擠兌而出現的資金漏洞。必須以債券支持計劃等外部措施和銀行體系資本重組來抑制主權債務利率。最重要的是,必須更加致力於確保歐元區不會再有國家退出。這就需要建立更牢固形式的財政團結,那很可能是歐元區共同債券。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拋棄如下想法:即歐元區國家可在核心成員國經濟不擴張、通脹不走高的情況下,通過緊縮來恢復經濟健康。

  假設歐元區沒有做出這些努力並最終走向解體。克利夫試著對這一可能情形做出了評估。他得出結論稱,這將對經濟產出造成巨大影響,特別是對德國的產出。也就是說,“2012年整個歐元區將出現嚴重衰退,拖累全球經濟。歐元區各國的經濟產出將萎縮7%(德國)到13%(希臘)。各國的遭遇將有所不同,這取決於它們的外貿敞口和金融方面的相互關聯。”

  外圍國家的通脹將會飈升;核心國家將出現通縮。通脹應會侵蝕外圍國家的巨額債務,前提是這些債務迅速改用新本幣計價。核心國家國外資產的價值將會下滑,它們的新本幣相對昔日夥伴國新本幣的匯率將會飈升,它們的經濟將會萎縮。這一可能情形對所有國家都意味著痛苦。

  在對歐元區全面解體之影響的估計方面,上述分析甚至可能過於樂觀。各種發揮作用的機制將產生強大影響:擠兌;(非法)外匯管制的實施;法律方面的不確定性;資產價格暴跌;資產負債表中難以預料的變動;金融體系的凍結;央行體系的瓦解;支出和貿易的大幅收縮;新本幣匯率的巨大波動。屆時各國政府肯定需要對金融體系展開進一步紓困,代價將是巨大的。大規模衰退還會使本已受損的財政狀況出現惡化。

  這種解體將引發大量訴訟。不僅如此,歐盟還將在法律和政治方面變得無所適從,其最重要的條約及最引以為傲的成就將徹底破產。我們無法猜測歐元區秩序發生如此深遠的變化會造成何種結果。

  那麼,這種全面解體會對非歐元區國家造成何種影響?克利夫表示,英國在實體經濟和金融方面都對歐元區有著巨大敞口,其產出可能會因此萎縮5%。中東歐也會受到打擊。美國至少會遭遇溫和衰退,日本也是如此。

  此外,歐洲法律和政治秩序坍塌的廣泛影響可能更加重要。這種坍塌不太可能像上世紀30年代的事件那樣危險,但它們仍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假如克利夫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其後果至少會比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還要惡劣。這一估計是很有道理的。言下之意是,決不能允許歐元區全面解體。

  然而,希臘退出歐元區將顯著增大這一結果的可能性——現在而言是如此,就不確定的未來而言也是如此——因為它將表明,歐元不會永遠存在。於是,大家不得不時時刻刻考慮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如果人們認為這方面存在很大風險,那麼較弱國家的利率可能會整體飈升。另外,在這種情況下,抑制經濟活動的財政緊縮不會提高較弱債務國金融債務的吸引力;相反,它幾乎肯定會削弱這些債務的吸引力,從而進一步推升利率。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行為將加大這些風險,如果它成功退出,風險會更大。因此,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以使自己的生存變得不那麼艱辛,進而增強人們對其生命力的信心。如果歐元區做不到這一點(就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那麼其不可撤銷性肯定會被視為空中樓閣,大規模的危機肯定會反覆上演。它還會破壞金融一體化,並讓那些依賴於整個歐元區經濟之開放性的長期投資面臨比以往大得多的風險,從而削弱貨幣聯盟存在的經濟理由。這真是一場噩夢。

  因此,希臘退出將使人們面臨一個選擇:要麼採取重大舉措建立更強大的聯盟,要麼在未來面對無窮無盡的危機。主要債權國德國必須做出的選擇是:要麼大步邁向讓很多德國人感到恐懼的一體化,要麼走向充滿可怕危機的未來,要麼現在就進行可怕的解體。沒有哪種選擇是令人滿意的。但歐元區必須變成一個更強大的聯盟,否則它就將灰飛煙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