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刊:釣魚島、宮古海峽與中國海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00:04:58  


釣魚島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國拋出“買島論”之後,日本國內輿情激蕩,中日關係則蒙上陰雲。釣魚島主權之爭,關涉中國海權走向。中國海軍通過釣魚島附近的宮古海峽前出太平洋,已成常態。而在被監視下穿行宮古海峽,則折射出中國海權“成長的煩惱”。

  “買島論”玄機

  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海外研究員在《南風窗》刊文稱,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在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時,拋出了東京地方政府將從日本私人手上購買釣魚島4島的言論,達到了石原臨行前詭秘的“到那邊放幾顆炸彈”的目的。

  石原慎太郎在日本政壇以出格言論著稱。201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70周年之際,石原痛批日本外交無能,甘做美國的小妾。時隔半年,石原卻跑到美國放炮。為了堵住美國人的嘴,他聲言,日本人守衛自己的國土,有什麼好非議的?演講後的記者會上,石原聲稱此舉是為了給日本政府施加壓力。果不其然,4月17日,官房長官藤村修稱:“如有必要,推進尖閣諸島(日本對我釣魚島的稱謂)國有化也有可能。”首相野田佳彥透露,國有化是可能的選項。

  不少媒體批評石原慎太郎以“買島論”來炒作,為籌建新黨做準備;也有認為這只是個噱頭,東京都議會不會為購買釣魚島撥款。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是“買島論”背後的信息不能不引起中國方面的注意。

  首先,日本媒體的言論在釣魚島主權歸屬上沒有分歧。石原的“買島論”一出,《產經新聞》便予以全面支持,希望以此為契機強化對話外交的危機意識;而《朝日新聞》批評石原的言論“不負責任”,原因是會破壞中日邦交40周年的氣氛,引起中國方面的反彈,甚至是軍備的加速擴張。日本主流媒體的分歧在於石原的行事方式,而不是釣魚島主權。

  其次,石原將釣魚島主權之爭轉換為日本國內土地產權的轉移。這種移花接木的手法使得釣魚島的主權之爭似乎隱去了,在某種程度上,中國“被看客”了。日本國內爭論的內容集中於釣魚島值多少錢,東京都議會能掏錢嗎?畢竟買島所需款項數目不小,超過2億日元便需議會批准。石原慎太郎曾掏錢在釣魚島修建燈塔,在沖之鳥礁澆灌水泥擴建成島。鑒於石原的“前科”,“買島論”並不僅僅是炒作的噱頭,它已經引起了日本國內的“政治動員”。日本國民多數支持買島,而且有人願意捐款,在網絡上出現了“一人捐一萬”購買釣魚島的活動。東京都副知事豬瀨直樹聲稱,會考慮設立買島基金,接受國民捐款。

  不僅如此,石原慎太郎還給日本朝野兩黨施加壓力。他先是約見野田佳彥,雖然他聲言會談中沒有提及“買島”一事,但是坊間猜測這是石原向首相施壓之舉或一出“雙簧戲”。之後,石原造訪在野的自民黨總部,向自己的兒子、自民黨幹事長石原伸晃求助,希望自民黨能夠幫助東京都買島。無論買島是否成行,石原都已達到目的:在日本政界扔下一個燙手山芋,引起輿情激蕩,使國民聚焦於釣魚島問題。

  最後,石原慎太郎試圖將釣魚島與美國進行綁定,這也迎合了美國回歸東亞的戰略方針。為什麼石原選擇在美國放炮呢?除了增加新聞爆炸性之外,還因為釣魚島問題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釣魚諸島歷來屬中國領土。二戰結束後,美國占領沖繩,將之打造成軍事重地。1946年1月,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明確提出,“北緯31度以南、九州到台灣之間的所有島嶼,全部作為戰略區域實行托管統治”。1951年,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美國等國與日本媾和,簽訂了《舊金山對日和約》,將沖繩列島“托管”的地位確立下來。1953年,美軍“第27號令”又將釣魚島囊括在美軍行政權的範疇之中。美軍的占領並未涉及主權問題,而只涉行政權。1972年,美軍向日本交還沖繩。在美軍移交行政權的過程中,釣魚島也被交給了日本。美國並且聲明,若有主權糾紛,由當事國解決。近年來,是否將釣魚島納入《日美安保條約》,讓美國頗感躊躇,直到2010年中日撞船之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夏威夷與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會談時說:“我願明確重申,尖閣(即釣魚島)屬於安保條約第五條的範圍。我們重視保護日本國民的義務。”這句話不僅前原誠司聽到了,石原慎太郎更是記在心裡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