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美國對台軍售 政治算計的結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6 16:42:55  


 
  中美台各有立場與堅持 

  說到這裡,我們一方面看到,美國在南中國海、東海問題上給日本、菲律賓撐腰,要平衡亞洲發展,甘冒干涉內政的指控,出手相救維權律師陳光誠案,認真考慮提升對台軍售,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和中國大陸進行戰略與經濟對話,邀請大陸國防部長梁光烈前往訪問,又充分表明了美國同樣重視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合作關係。大陸同樣如是。雙方都有輕不得、重不得的算計。

  簡單的說,中美台三方的關係就是,一方面不斷改善關係(兩岸之間),加強高層互動與各種合作(中美之間),鼓勵對話、避免對抗、持續降低緊張(中美台三邊)。三方面都知道,合則互利,鬥則三輸,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是合作中有摩擦,摩擦中有鬥爭,鬥爭中有妥協。大家雖然各有立場與堅持,但都知道底線何在,不會把事情搞到魚死網破的地步。

  這裡,我們再回到問題的源頭,根據大陸學者黃仁偉的說法,美國當前對台政策思維存在著幾種不同的觀點。一是主張積極利用台灣來牽制中國大陸,這些人屬於現實主義、新保守主義的鷹派人士。二是主張維持現狀,而此一現狀的解釋權操之在美,姑且可以稱之為順勢操作的穩健派。三是放棄台灣的主張,也就是所謂的棄台論,不過即使棄台也有一些前提。

  前者認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無法逆轉,但是由於中共特異的政經體制和意識形態,再加上政策的不夠透明、戰略意圖不明,美國即或不應再用冷戰思維來處理雙邊關係,美國也無法遏制中國成長,但仍要採取預防性措施,利用台灣來牽制或至少是平衡中國大陸的成長。

  中者認為,中國大陸的成長茁壯固然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台灣已成美國推廣西方自由主義式民主的成功典範,美方不能置台灣的安危於不顧,任令北京予取予求,這既不合乎美國的立國精神,也有損美國的國際信譽。既然兩岸關係仍在持續改善之中,美國沒有必要在此關頭自亂陣腳,改變既定的兩岸政策。

  後者認為,隨著中共政經能力的成長,中美的實力對比正在發生變化,而大陸的戰略發展方向不明,民族主義興起,台灣的軍力早就居於劣勢,由於美國被捲入台海可能發生的戰爭的危險仍然存在,美國與其將來被迫捲入衝突,華府需要未雨綢繆,從更新的戰略高度來重新評估其當前對台政策。

  就筆者看來,即使當前美國國內有各種不同意見,但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不可能、也不會和中國鬧翻;同樣的,美國也不會放棄利用台灣來平衡中國,出賣台灣更是絕無可能。美國軍售台灣是一個政治問題,美國的目的仍在最大化自己的國家利益,賣與不賣,何時賣何種武器都是政治算計的結果。兩岸少能置喙。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雖然不斷改善,過去嚴重受損的美台互信基礎也已恢復,但馬英九有關不能把台灣的前途寄托在別人(不管是中國大陸或美國)的不確定、甚至可能變化善意上的談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馬英九政府應該樂於見到國際社會(還不僅只是美國)鼓勵兩岸對話、和平解決爭端,但他絕不會置台灣的安全與利益於不顧,外界對這個底線不必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