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遏制上市圈錢重在把好“進口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1 14:27:07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券商創新大會上表示 “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對深受圈錢之害的A股投資者來說,如果上市公司圈錢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人人都會對郭樹清新政拍手稱好。

  圈錢一直以來令投資者深惡痛絕,上市公司自己當“鐵公雞”,卻把股市當“提款機”。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11月初,A股市場包括首發、增發、配股在內的累計融資金額高達4.65萬億元。同期,滬深兩市累計現金分紅約2.05萬億元。假如以持股30%的比例計算,普通投資者估計實際所得只有0.61萬億元。另有估算稱,1990年至2010年的A股市場股票交易傭金總額約4000多億元,印花稅總額約6000多億元。這意味著普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超過了現金分紅所得。如此顯著的“重融資、輕回報”市場特征,即便上市公司不存在財務造假及業績變臉,也難免被指圈錢行為瘋狂。

  A股市場圈錢惡習難改,與制度缺陷有一定關係。從誕生之初,A股市場的制度設計把融資功能放在第一位,導致投資功能處於從屬地位。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認為,國內上市公司之所以圈錢成風,關鍵是沒有從制度上把好新股發行和回報投資者這兩個重要“關口”。就新股發行而言,“三高”發行使上市公司圈的錢比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營業務賺的利潤還多。就回報而言,許多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紅、股價長期走低而使絕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累累,可公司高管們照樣拿高薪而無人問責,形成的示範效應使大小公司都想上市“圈錢、再圈錢”。

  遏制圈錢並非容易事。中小投資者很清楚圈錢的危害,卻“淪為”圈錢的最大與最終受害者。倘若不把好證券市場的“進口關”,從源頭上遏制圈錢,把圈錢的公司擋在門外,再完善的退市制度也難以避免投資者成為犧牲品。從這一點上說,禁止垃圾公司上市,比把垃圾公司趕出股市更重要。一旦圈錢已是既成事實,很難改變投資者利益受損的狀況。即便遭遇財務造假方式的惡意圈錢,受害投資者也無法獲得足額補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