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脫離“大市場小政府” 香港迎來梁振英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11:02:46  


俯視香港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唐英年(Henry Tang)在參加香港特首競選初期,曾告誡香港年輕人不要再抱怨樓價。這位投身政界的商業大亨在去年接受報紙採訪時宣稱,香港本地的大亨們也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擁有數十億身家,那些不滿亞洲首富的人應該捫心自問:“為什麼做不到下一個李嘉誠?”唐英年最終在競選中失利。

  據金融時報報道,唐英年這番言論引來了一片嘲諷。在香港,樓價中值是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3倍,這個倍數是全世界最高水平。就在幾個月前,一位天主教神父在萬聖節前夜發表的言辭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邪靈惡魔並不可怕,李嘉誠這種人才是吃人的魔鬼。”這兩件事都顯示出日益擴大的不平等正激起香港普通民眾的憤怒。許多人覺得,香港作為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政府和商界之間的親近關係讓極少數人獲利,卻損害了這座城市700多萬人口中絕大部分人的利益。

  在回顧20世紀70、80年代的“香港夢”時,香港大富豪之一、瑞安房地產(Shui On Land)主席羅康瑞(Vincent Lo)說:“那時每個人都有很多機會。現在年輕人根本不覺得他們有任何實現夢想、成為大亨的可能性。”

  今年3月擊敗唐英年當選香港特首的梁振英(Leung Chun-ying)聲稱他將改變這種局面。他向民眾承諾政府將更多乾預經濟,通過支持小企業,讓民眾買得起房,來改善絕大多數市民的生活。然而大企業的支持者卻擔心他會傷害讓香港得以成為領先金融中心的自由市場模式。不管怎樣,香港作為領先金融中心的未來,都取決於他能否成功。

  房地產長期以來一直是香港經濟實力的關鍵。英國政府在香港這塊殖民地建立的體制中,政府大部分公共開支來自賣地收入,使這座城市得以成為低稅率地區,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幾十年來,四家最大的地產開發商在香港的商業版圖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1997年香港移交中國以來,港府一直沿用同樣的政策。作為唯一的土地永久產權所有人,政府以高價出售土地租約,只有財力雄厚的地產開發商才買得起,而後者則又會將成本轉嫁給購房者。由於港府直到最近一直不肯增加土地供應,因此香港樓價自2009年以來已經攀升70%以上。住房支出通常占香港居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已經從三分之一左右增加到了將近一半,香港市民將這種狀況比作事實上的高稅收。香港主要稅種所得稅的平均稅率為1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