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脫離“大市場小政府” 香港迎來梁振英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11:02:46  


 
  最近兩個月發生的三起事件表明,商業大亨的黃金時代正面臨威脅。第一起事件是,北京最初屬意的特首候選人唐英年在家中違規建造了一座地下室,其中包含了一個巨大的酒窖。這起事件激起了反商界大亨的情緒,最終有草根背景的梁振英贏得了選舉,他將於今年7月1日就職。輿論的導向左右了選舉委員會的決策。這個委員會僅有1200名成員,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的0.02%,其成員主要從商業界和專業人士精英中挑選。輿論對北京也有影響。儘管中央政府並未公開表態,但是選委會的一些成員透露,中央政府向他們表明瞭意向。

  之後,新鴻基地產(Sun Hung Kai Properties)老闆郭氏兄弟上個月因涉嫌腐敗被捕,這宗調查中還牽扯到一名香港前高級官員。新鴻基地產是亞洲市值最高的地產開發商。

  商界大亨從行為楷模變為千夫所指,這個過程值得玩味。香港自由市場的聲譽在回歸中國15年來一直未曾動搖,它一直是香港經濟繁榮的基石。香港失業率僅為3.4%,過去兩年中經濟增長17%,政府外匯儲備達2850億美元,幾乎與有2.4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相當,人均GDP約為3.5萬美元。

  然而繁榮的果實落到了少數人的手中。收入最低的一成家庭的收入,即使按絕對金額計算,也比十年前更低。根據聯合國的一份研究,香港的收入差距是發達經濟體中最大的,不平等程度僅略好於厄瓜多爾和喀麥隆等國。香港有四分之一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且過去十年中狀況並未好轉。

  “我們都聽說GDP增長驚人,可是我們這些普通人一點也感受不到受益,”三十餘歲的公務員張悅玲(音譯)說。“平均薪水跟不上通脹,房租和樓價漲個不停,把多數人的收入都吸走了。大開發商越來越富,可他們並不會和我們這些人分享。”

  不過,候任特首梁振英表示,這種情況不會再持續多久了。梁振英在勝選後首次接受外國媒體採訪,他表示香港必須脫離“大市場、小政府”模式,並說會著手解決經濟不平衡的問題,讓企業向社會支付它們應承擔的成本。儘管透露的細節仍然很少,但已經提出的措施包括供應更多的資助房屋。

  如果梁振英所主張的乾預色彩更強的政府,能夠改善成千上萬擠在“籠屋”(一種危險的小隔間,通常是違規的)中的香港家庭的生計,同時又不傷害經濟增長,那麼就會打破20世紀60年代香港財政司郭伯偉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確立的不乾預模式。歷屆政府都認為不乾預模式是不可動搖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還為此撰寫過一篇題為《願美國像香港一樣自由》(If only the US were as free as Hong Kong)的文章。批評人士稱,如果梁振英在他那條路上走得太遠,隨著財富和實力向東轉移,香港就會在與新加坡和上海的競爭中失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