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貿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面對國內外新形勢,“十二五”期間外貿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確立總攬全局的發展原則,制定務實進取的發展目標,採取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推動外貿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為重點,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提高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外貿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努力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協調均衡。推動進出口平衡發展、外貿與內貿有效互補、東部與中西部協調發展,強化服務貿易對提升外貿整體效益的貢獻,增強外貿與外資、外經的互動發展,促進各類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提高外貿協調發展能力。
循序漸進。在積極推動新興出口產業發展的同時,繼續發揮傳統出口產業對解決就業、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穩步推動出口產業在國內不同地區的梯度轉移和合理分布。在保持一定增長速度的基礎上,加快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互利共贏。在穩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時,實施積極主動的進口戰略。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實現貿易夥伴的多贏和雙贏。主動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治理結構的調整,充分考慮不同發展水平貿易夥伴的利益,提升我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的話語權。
(三)發展目標。
穩增長促平衡取得實質進展。進出口平穩增長,總額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15年達到約4.8萬億美元。貿易平衡狀況繼續改善。
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進出口年均增長10%左右,總額到2015年達到2.5萬億美元左右。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附加值進一步提高。自有品牌和知識產權產品、大型成套設備出口比重顯著提高。先進技術、關鍵零部件、國內短缺資源和節能環保產品進口比重進一步提高。消費品進口適度擴大。
發展空間布局更加完善。對歐、美、日、港等傳統市場進出口平穩增長,比重穩中有降。對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等其他市場進出口較快增長,到2015年,占全國外貿比重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達到58%。東部地區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加快,到2015年,中西部地區占全國外貿比重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達到15%。
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加快形成,貿易渠道控制力明顯增強。在優勢產業中形成一批具有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的跨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