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正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特別安排了東盟專題分會。在“東盟自由貿易區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專題分會上,與會嘉賓認為,各國之間的差異給東盟共同體推進過程帶來一些挑戰,但這一進程也面臨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重大機遇。
東盟自1967年8月成立以來,成員國從最初的5個擴大到目前的10個。如今,東盟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區域組織。
據新華社報道,“東盟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進一步擴展、加深一體化建設。”越南副總理黃忠海說。根據2008年正式生效的《東盟憲章》,計劃於2015年建成的東盟共同體將以經濟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支柱,使東盟以一個目標、一個身份和一個聲音,共同應對未來挑戰。
但東盟10國在社會制度、宗教、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各成員協調步驟、有序合作成為當務之急。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易慕龍說,東盟共同體進程中確實面臨一些障礙,各個國家的地理特徵、經濟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不一樣。“但我們應該把這些差異當成推進一體化的動力,密切文化聯繫和物理聯繫,降低物流成本,實現貨物、人才自由流動。”
2011年,東盟10國簽署關於東盟單一航空市場和東盟貨物過境便利化的議定書,旨在建立東盟地區水、陸、空一體化的互聯互通網絡,為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創造條件。
泰國副總理吉迪拉對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東盟各國聯繫越來越密切,區域合作不斷深化,目前已經成為最成功的區域合作組織之一。
“東盟有著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和價值觀,但多樣性應該成為東盟發展的活力和優勢,而不是阻礙東盟一體化進程的因素。”三菱商事前會長佐佐木幹夫說,東盟以及更為廣泛的經濟一體化框架均是促進亞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最重要的是提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