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政教界人士:新移民家長要破名校謎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10:03:47  


三個新移民高中生向哥大師姐郭秋潔取經。
  中評社香港4月2日電/美國《僑報》消息,針對日前“平權法案”在高校錄取的應用在亞裔社區引發爭論,美國《僑報》3月31日舉辦亞裔學生的“高分”與大學申請講座,特邀華裔政教界人士展開討論,為近百民眾答疑解惑。 

  講座嘉賓圍繞亞裔高中生的現狀、分數掛帥是否有益亞裔學生脫穎而出,如何看待亞裔學生綜合競爭力,亞裔學生如何全面發展,如何掌握申請大學的要訣等與聽眾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應邀出席了講座,並以自己作為家長的親身經歷舉例,父母一定要加強與孩子間的互動,不僅是督促孩子好好讀書,更要多花時間陪孩子去逛逛博物館、多參加一些社區活動。還要鼓勵孩子們多參加競賽,但不必強求成績,也不必追求熱門。他還介紹,如果孩子非常優秀,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簡介去市議員辦公室,他可以寫推薦信。

  現場還特邀國會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辦公室移民事務專員、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即將於今年赴哈佛大學進修的華裔女生郭秋潔分享她的升學經驗。抱著大筆記本、目前在江邦高中讀10年級的一位女生說,尤其喜歡從這樣的學姐身上聽取意見,“我覺得她的意見非常實用,我回到學校會更加注重與老師的交流,注重領導能力的培養。”

  講座結束了,家長和學生紛紛上前圍住嘉賓提問。一位認真寫了將近2頁筆記的張女士就說,自己有一個孩子已經上大學,還有一個在讀高中,算是很有經驗的家長了,但還覺得收獲非常大。帶著在拉瓜地亞國際高中讀12年級的兒子傑克前來聽講座的夏女士說,兒子有點內向,不喜歡參加社會活動,聽了講座了解到申請大學是不能單看成績的,也對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有了一些概念。此外,和兒子一起來也促進了母子交流。

  《僑報》市場及社區事務部經理郭森表示,活動吸引了這麼多民眾,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問題而來,還認真做筆記,民眾的需要非常強烈,《僑報》今後將舉辦多場申請大學專題講座,以滿足民眾之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