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9副局長現象 恐生蝴蝶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16:07:44  


  作者﹕ 花玉喜  江蘇連雲港  教育

  近日,廣東佛山市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1局19副局長遭網友“圍觀”,一時輿論嘩然。佛山市編辦負責人表示,這屬於大部制改革過渡時期做法(2012年3月20日人民網)。

  大部制改革主要目標是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探索構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改變機構臃腫、多頭管理等一系列問題。促進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最終建成充滿活力的小政府、大社會。然而,佛山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除黨組書記、局長外,竟另有19 副局長,如此難保不產生“蝴蝶效應”。大部制改革竟出現一個部門有19副局,這一奇特現象讓人感到莫名驚詫。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場荒唐透頂的鬧劇。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調整,改革必須打破“官本位”,改革必須衝破不正常阻力,官員應該承擔改革陣痛。官員職務一個不降,工資一點不減,福利一點不少,所配車輛一個不退,行政成本一分錢不降。不裁一官,不降一官做法是什麼也沒改變,只是變換一下名稱,這樣的改革純粹是折騰。老百姓花冤枉錢養著這些“冗官”,他們堪稱“啃百姓族”。不打破現有官員鐵飯碗現象,一切只是玩數字遊戲。 

  佛山市機構改革機構越改越臃腫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有關官員回應稱領導總職數比改革前減少一成以上,如此說來,改革前官員豈非是天文數字?對此,黨建專家梁宏指出,“高明現象”是典型的增量改革。如此改革只能是倒退:“高明現象”折射多少改革被權力“扭曲”。

  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指出:一些鄉鎮好幾百幹部,小汽車停好幾排,一些地方政府秘書長十幾個,每一官員都要配房子、汽車,最終都是老百姓買單。有些地方亂設機構,亂定級別,領導職數和公務員人數嚴重超標,兩亂兩超給買官賣官留下無盡空間。此前,大學更被指責“廳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兩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有些部門不但增設助理、正副調研員、巡視員等,更有多少在各種虛職後加括號,注名“享受”指定級別待遇,行政機關就像沒有限載“公交車”,擠得進去就行!劉錫榮稱4年前全國公務員600萬,現增加到1000萬人。縣鄉村由收費和罰款等供養非編制管理人員約為2000萬人。其中730萬村幹部,1270萬縣鄉各類非編制聘用人員。國家、黨政團體中還有大量“准公務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