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9副局長現象 恐生蝴蝶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16:07:44  


 
  中國實際由國家財政供養公務員和准公務員性質人員超7000萬。中國公務員“超標”近20倍。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曾指出,中國官民比例達1:18。龐大的“吃皇糧”隊伍,致使民眾負擔日益加重,已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攔路石,無疑對社會其他階層極不公平。“官多為患”已成中國一大政治弊端,為古今中外罕見。中國歷史上西漢時期官民比例是1/7945,建國初1/600。當下處於官民比例最高時代,納稅人所供養冗員太多,已成為社會無法承受重負。2006年我國行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接近30%;如此龐大官員隊伍,即使“老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麼多官啊!”而同年日本僅2.38%、英國4.19%、韓國5.06%,印度為6.3%。這些國家行政管理支出咋比中國少得多? 

  我們的社會管理向網絡化發展,官員怎麼愈來愈多,是否折射官員能力差,效率低?官員都具有不斷衍生幕僚權力擴張欲望,一方面官員比例越來越高,冗員太多,人浮於事、相互扯皮。另一方面公務員無所事事,上班上網、打牌、炒股、聊天,享受高薪。用“帕金森定律”解釋,官員們一是製造下屬,二是製造工作。官多形成“浪費”、製造“矛盾”、不僅養“懶漢”、而且“擾民”。管編制的把編制管到這個程度,實在讓人不能容忍? 

  我國喊了多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難走出精簡、膨脹怪圈。農村改革把地包了,工廠改革把廠賣了,什麼阻力也沒有。遇到官員改革喊了多少年也沒人聽。改革一涉及“官利”就停滯不前;官員一瓶酒等於“汗滴禾下土”者一年收入;誰不想在官場享受“榮華富貴”?改革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不觸動官員利益的改革不是改革;觸動官員利益的改革真的很難很難。人們有理由擔心,下一步改革之路怎麼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