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問題官員隨意複出正常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0 20:30:44  


  3月8日,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回應三鹿事件問題官員複出時表示,事件過去好幾年,給問題官員安排新工作“是正常的”。

  今年2月初,在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後被撤職的上海市靜安區兩位官員已悄然複出。而在此之前,甕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宜黃拆遷自焚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中被撤職、免職或辭職的官員紛紛複出。一些官員從“下崗”到“上崗”周期不過半年,引發公眾較大爭議,難道這一系列官員隨意複出的現象是正常的嗎?而張慶黎回應三鹿事件問題官員複出時則表示:事件過去好幾年,給問題官員安排新工作“是正常的”。這一回應顯然不能令人滿意和折服,更何況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是一起震驚全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當前問責官員複出隨意性強,複出已成為“潛規則”。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虛化和架空了行政問責制,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助長了官員“唯上不唯下”的歪風。不可否認,現階段我國問責官員能否複出、複出的時機和方式等仍然主要取決於上級領導的主觀意志,而非固定的規則。這必然會助長某些官員“唯上不唯下”,不利於政府官員樹立對公共利益負責的意識。

  當然,問責官員不是不能複出,也並非一棍子打死。但是,問責官員複出,不能不明不白,理應當給公眾一個說法。也就是說,官員複出前必須公開透明,公眾對問責官員複出應當有知情權。這裡的公開,不是官員複出後公開其任職信息,而應該在其上任前公開擬複出的信息,交給群眾討論、評判。否則,越是神神秘秘的“低調”複出,越發引起公眾的各種猜疑和質疑,甚至認為問責制度形同虛設,官員問責期間如同“帶薪休假”。

  建立行政問責制的目的是通過對犯錯官員的行政和政治懲罰,強化政府官員“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的責任意識。如果問責官員迅速複出,問責就變得毫無意義。也會讓官員們產生“無論犯再大的錯誤都沒事,只要避過風頭,仍可東山再起”的錯覺。因此說,問責官員的隨意複出已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種非正常現象。(時間:3月10日 來源:人民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