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快評:台灣防衛思想不應停留在以硬碰硬思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9 00:07:28  


  中評社快評/台灣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在旺報發表文章說,選後的氛圍,雖有利於重啟機制的建立,但能否推動,則取決於“軍事互信機制”對兩岸未來戰略情勢發展的作用及其時機是否成熟。首先,就“軍事互信機制”的戰略作用而言,進入21世紀的台海軍事情勢,由於共軍軍力的崛起,國軍不但失去了優勢,且兩岸的差距正不斷的擴大。台海情勢的穩定與台、澎安全,已無法建立在傳統“軍力平衡”的理論基礎上。在此情勢下,馬英九提出以中國歷史分合的兩岸安全觀。認為,要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端,這是中華民族的創舉。故“國防”的第一道防線是“兩岸關係的制度化”,而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即是此“制度化”的具體實踐。

  我們認為,傅應川說出了實話,指出了台灣的制勝之道。

  一定要知道,時間不在台灣,實力也不在台灣,武器先進性及威力性可能更加不在台灣。台灣的防衛思想,絕對不應該停留在以硬碰硬,甚至以優壓劣的落後思維。

  展望今後數年,大陸的高端武器設備大量產出,航母至少有三艘,都應該服役了吧?類如殲20之類的,可能層出不窮。據知,中國海軍第四艘20000噸級071型兩栖船塢登陸艦不久前在上海滬東造船廠下水。該型兩栖船塢登陸艦是由中國自主研製的最大艦船。預計,中國海軍將部署多達8艘071型軍艦,該型船塢登陸艦可搭乘多達800名士兵及氣墊船、裝甲車和中型運輸直升機。

  對此,美國都看到了今後的端倪,故而不斷推動美中軍事關係的正常化。

  一是和平,二是對抗,台灣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