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克強:中國面臨難啃硬骨頭 須更大勇氣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6 12:16:00  


 
  三、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民生連著內需、連著發展、連著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動消費,又增加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目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 5000美元,人民群眾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增長,民生領域巨大的內需潛力會持續加快釋放。加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結構調整,是轉方式的應有之義。要適應群眾的新期盼和形勢的新要求,把民生工作放到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擺在發展工程的優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實施好重大民生工程,要按照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做到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逐步擴大基本民生保障的覆蓋面,並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保障的水平。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既關係民生也關係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中央的重大決策,具有惠民生、穩房價、擴內需、促發展的多重作用。過去一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新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標,為“十二五”時期建設3600 萬套保障房開了一個好頭。通盤考慮總體任務和各地情況,2012年將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新開工加上結轉的項目,保障房在建規模大,質量要求高,資金需求多,任務更加艱巨。中央財政資金和預算內投資將繼續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債券的使用,要更多向保障房傾斜。允許符合條件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發行企業債券,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的土地供應實行指標單列,由國家直接下達到地方。要抓緊落實2012年保障房建設計劃,安排好所需資金和土地,確保按時開工和如期竣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分配。

  棚戶區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在棚戶區的群眾大多收入低、生活困難、住房條件窘迫。近幾年各地區和有關方面棚戶區改造取得積極成效,但隨著工作深入推進,需要改造的量可能比原來預計的要大。2012年要繼續把棚戶區改造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重點任務,加強溝通協調,完善棚戶區改造政策,搞好統籌安排,扎實加以推進。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新醫改既是一項重大改革舉措,也是一項重大民生和發展工程。醫改實施近三年來,五項重點改革穩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惠及全國95%的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售價明顯下降,改革取得了階段性重要進展和顯著成績。2012年是深化醫改新任務的起始之年,也是攻堅之年。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難點問題將集中顯現,體制性矛盾將集中暴露,工作難度還會加大。下一步,要認真總結醫改的經驗和做法,抓緊制定“十二五”期間深化醫改規劃,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思路,加快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要推進基本醫保由“擴大範圍”轉向“提升質量”,在繼續提高參保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政府補助標準和報銷比例,推進付費方式改革,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和補充醫療保險制度。要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本藥物定價機制,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要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重點實施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在大醫院推行便民利民措施,優化診療流程,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公立醫院發展新模式。同時,要推動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適應和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在實施重點民生工程過程中,要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和部署,全面推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服務為先,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等手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發展和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