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克強:中國面臨難啃硬骨頭 須更大勇氣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6 12:16:00  


 
  二、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成為國際大趨勢。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高度融合,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推進現代化建設,必須不斷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

  調整經濟結構最重要的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其一,擴大內需是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舉措。過去兩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們主要依靠擴大內需,實現了經濟回升向好。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的影響,我國出口增長出現明顯回落態勢。據有關方面預測,2012年國際貿易增長仍呈放緩態勢。在這種情況下,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更需要發揮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其二,擴大內需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務。我們調結構、轉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調整和轉變需求結構。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國,貿易依存度高於世界許多國家。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擴大出口遇到越來越多的摩擦、壁壘和障礙,國際競爭更趨激烈。國際經驗表明,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國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內需。只有立足擴大內需,才能使我們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其三,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人口眾多、國土遼闊,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市場空間大,迴旋餘地大,內需潛力大,對經濟發展具有持久的拉動作用。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總結經驗做法,針對現實問題,建立健全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是內需的一大源泉。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50%,這是巨大的歷史性變化。但總的看,我國城鎮化依然明顯滯後,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世界平均水準。據有關方面統計,發達國家城市化率一般達到80%,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城鎮化不僅可以擴大投資,而且能夠促進消費,對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國際上有經濟學家曾經預言,中國的城鎮化和美國的高科技是21世紀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有關方面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準為 4455元,城鎮居民為15900元,城鎮居民消費水準是農村居民的3.6倍。按此測算,一個農民轉化為市民,消費需求將會增加1萬多元。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吸納1000多萬農村人口進城,進而帶動1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而相應增加的投資需求會更多。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4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約1.5億人,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富餘勞動力,城鎮化蘊涵的內需潛力巨大。在城鄉之間二元結構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同時,城鎮內部“二元結構”現象又在顯現,後者既包括城鎮居民與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屬之間在生產生活條件上形成的差異,也包括城鎮歷史遺留的棚戶區困難群眾與大多數市民之間在居住條件上的差異。這是我們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也是潛力所在。推動解決這種“雙二元結構”問題,有利於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減少社會矛盾,釋放出城鎮化帶來的需求潛力。

  穩步推進城鎮化,必須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嚴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進行。要研究制定我國城鎮化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出台綜合性的政策措施。加強城鎮規劃和管理,遵循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考慮不同規模和類型城鎮的承載能力,合理引導人口流向和產業轉移,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科學佈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集約發展。要抓緊制定並有序實施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動城鎮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農民工並逐步實現均等化,幫助他們逐步解決就業、住房、醫療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實際問題,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把在城鎮已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要研究出台規範的市政建設投融資政策,進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搞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城鎮化佈局體系的銜接,加強公共交通、污染防治、水電氣熱供應等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應當指出,房地產市場能否健康發展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解決好的重大問題。要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鞏固調控成果,積極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使城鎮化穩步向前推進。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擴大內需的又一源泉。要進一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在推動東部地區轉型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支援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尤其是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扶持力度。區域發展與城鎮化密切相關。欠發達地區發展滯後,一個重要表現就在於城鎮化滯後。在那些發展條件好、環境容量大的地區,應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引導要素合理集聚、企業集中佈局、土地集約利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國家的區域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堅持分類指導、有保有控。對西部地區一些國家重點開發區域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嚴格節能環保、確保品質安全、科學合理佈局的前提下,實行差別化政策。

  擴大內需的最大產業潛力在服務業。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已成為製造業大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未來發展有很大空間。相對來說,服務業發展滯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短板”,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較低,據有關方面統計,2010年我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3.1%,不僅明顯低於發達國家70%左右的平均水準,而且也低於中等收入國家53%左右的平均水準。應該說,無論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在我國都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發展潛力巨大。服務業絕大多數屬於實體經濟,同樣能夠創造社會財富和增強綜合國力。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是科技創新重要的驅動力量。工業化不僅要發展工業,而且需要發展服務業,工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也有利於提高工業發展的品質和競爭力。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五年提高4個百分點,我們要努力工作,努力實現服務業發展的目標。

  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所在。要採取有效措施,為服務業發展創造有利環境,擴大服務業規模,提高服務業水準。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科研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旅遊、健身、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扶持中小型服務企業發展。同時,要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形成競爭新優勢,開拓市場尤其是培育國內市場需求,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必須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三化並舉”。無論是穩增長、控物價,還是擴內需、調結構、推進城鎮化,都要靠夯實“三農”基礎來支撐。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嚴格保護耕地,繼續穩定糧食種植面積,著力提高主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全面發展。

  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無論是從應對當前挑戰的實際需要看,還是從長遠發展的根本目的看,都必須把擴大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放到擴大內需更加突出的位置。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投資率高,消費率低。按有關方面數據,2010年我國消費率為47.4%,遠低於美國的87.7%、歐盟的80.7%、日本的78.6%,也明顯低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67%左右的水準。我國消費潛力巨大,但還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在實際工作中,擴大投資的辦法較多,擴大消費的辦法較少,這種狀況必須扭轉。要完善鼓勵居民合理消費的財稅、信貸等政策,著力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尤其要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為此,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順收入分配關係,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初次分配中,鼓勵群眾就業創業,合理提高勞動者報酬;同時,發揮好再分配的調節作用,健全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障制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築社會保障安全網,為就業創業者解除後顧之憂。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擴大消費是基礎,穩定投資是關鍵,要善於發揮投資手段的直接拉動作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實踐表明,方向正確的投資見效快、關聯度大,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要重點保障在建和續建項目的資金需求,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積極有序地開工建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要在保持投資合理規模的同時,把工作重點放到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品質效益上來。要把投資與消費更好地結合起來,形成增投資與擴消費的良性互動。要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繼續向“三農”、水利、欠發達地區、社會事業、科技創新、節能減排以及鐵路、公路等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傾斜,釋放內需潛力,拓展發展空間。

  擴大內需,調整結構,需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在當前外需疲軟的形勢下,要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基本穩定,保持出口平穩增長,推動出口結構升級,努力拓展新的市場。同時,要繼續把擴大進口作為戰略措施來抓,積極擴大進口尤其是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進口,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整體水準。要著眼全球範圍配置資源和要素,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擴大境外投資合作,並以此帶動貿易、技術、能源資源等合作,積極防範境外投資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