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者:中國應該放棄不結盟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1 09:12:19  


 
  細究起來,中國拒絕跟其他國家結盟,除了以前不太完美的結盟記憶以外,更多的是緣於兩種不健康,也是不成熟的國家心態。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沿承著一種“天朝上國”的自命清高,不齒與“蠻夷”為伍;這是過度自信的表現。另一方面,中國在與外國交往中,總是畏首畏尾,抱有著一種怕被坑蒙拐騙的小農心態;這是以前閉關鎖國政策的動因,也是幾百年閉關鎖國政策的後遺症,總之是過度不自信的表現。兩種心態,不僅不健康,而且不策略、不成熟。清朝以前的就不說了,從一戰到二戰,中國都是推三阻四,羞羞答答,很不情願地(也是很有運氣地)加入了戰勝國的聯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也是一會兒“一邊倒”,一會兒“一條線”,最終是“邊”、“線”全丟;痛定思痛,於是決定“不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線”,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時間,幾乎所有重要的國家都成了中國的某種“戰略合作夥伴”。夥伴雖然越來越多,但大都是基於商業利益的驅使,幾乎沒有出於戰略安全而結成的盟友。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但中國的安全環境卻也在不斷惡化。這其實是把關於結盟的問題矯枉過正了。

  很多人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結盟,會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甚至公開與中國對抗的口實。這其實是既把問題想得過分複雜,又把問題想得過分簡單了。首先,結盟並不意味著對抗,而是為了建立互信和安全合作機制,並在更均衡的框架下保證和平。當然,如果出現對抗,沒有盟友的幫助是絕然不行的——以中國目前的能源安全和貿易安全格局為例,如果馬六甲海峽一被堵死,中國60%的原油動脈和一半的貿易通道瞬間被卡斷,在半年內就會被困死,渴死。另一方面,難道中國不結盟,就不會成為美國和西方的靶子嗎?自從兩年前美國高調宣稱“回歸亞洲”以後,中國的周邊的“氣”就越來越緊。事實是,不是中國願不願意對抗,而是這一次中國已經“被選擇對抗”了。

  既然結盟勢在必行,那麼,和誰結呢?以中國目前的情況,最方便的選擇是以“上合組織”為雛形,以中、俄為兩大支點,通過中亞五國,並聯合巴基斯坦、泰國、緬甸等國,形成一個跨歐亞的安全合作體系。這樣,進可攻,退可守,而且能源安全、貿易出海口都同時能夠得到保障。其實,在最初設計“上合組織”時,中國也是有著朦朦朧朧的考慮的,只不過礙於一貫的外交原則,將“不結盟”寫進了“上合組織”的章程之中。俄羅斯從葉利欽總統時期,就多次向中國示意;普京總統主政時,更是把話說得非常明朗,但中國一直沒有正式表態,把這個議題擱置了。明年3月俄羅斯大選以後,不出意外,普京將重新出任俄羅斯的掌舵人;而中國也將在2012年秋季,進行領導人的代際更換。新的領導人,但是仍舊要面對相同的老問題。解決的思路,必須要推陳出新。對於中國來說,最當務之急的一條,就是要重新思考“不結盟”政策的適用性,並最終徹底放棄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