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伊朗核問題:三種棋子的戰略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9 00:18:28  


 
  美國:博弈中的“將帥”

  在象棋中,“將帥”無疑是棋局的核心。“將帥”自古有能者居之:他不僅需要有戰略視野,能夠分清事態輕重緩急,而且要有指揮策略,能夠選擇有效的攻防“棋子”和手段。在伊朗核計劃的“棋局”中,美國顯然扮演了“將帥”的角色。

  美國具有掌控伊朗核問題的“將帥”實力與意圖。一方面,反對核擴散的長遠任務要求美國應對伊朗跨越“核門檻”的風險。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始終是美國的中心任務之一,這一任務在2011年版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中也得到了重申。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將對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反恐和反擴散的努力帶來負面效應:不僅可能造成其他國家爭相效仿、核問題迅速增多的惡劣局面,而且可能打開恐怖主義組織擁有核武器的“潘朵拉之盒”。另一方面,反對地區戰略對手的現實任務要求美國遏制伊朗的上升勢頭。中東戰略地位重要,又是世界能源的中心產區,維護和確保其在中東地區的獨家主導地位始終是美國中東戰略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然而,伊朗卻借伊拉克戰爭坐收了“漁翁之利”,夙敵薩達姆政權被摧毀,同屬什葉派的穆斯林在伊拉克獲得了主導地位,因而伊朗在海灣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顯著提升。在看到伊朗政治影響力拓展的事實之後,美國絕不容許伊朗再真正掌握核技術,因為如虎添翼的伊朗將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構成致命威脅。

  美國具有分清戰略形勢輕重的“將帥”視野。雖然美國意識到伊朗已經成為自己的“中東頭號威脅”,但是,要想對伊朗核計劃採取最直接的強硬措施卻面臨著諸多掣肘因素。一方面,戰略重心的東移要求美國從中東“抽身”。誠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所言:“在因中東地區而‘分心’十年之後,美國政府的‘重心’”轉向亞洲”。為此,美國拿出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地撤軍的時間表,並迅速付諸實施。剛剛從中東“轉身”東去的美國,對伊朗態勢雖會“回頭”關注,但並不願直接“插手”進而影響其戰略重心東移的“步伐”。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及大選形勢要求美國降低應對中東事務的烈度。持續兩月之久的“佔領華爾街”行動表明美國政府在經濟復甦方面的作為乏力導致國內社會矛盾較為突出;而已經開始的大選需要和平氛圍與之匹配,任何一個大動作,都可能影響選情、影響奧巴馬政府的連任努力。因此,在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上,奧巴馬政府會慎之又慎。

  美國具有排兵佈陣的“將帥”行為藝術。面對棘手的伊朗核問題,美國正基於審慎、靈活的原則,對伊將做兩手準備。伊朗跨越“核門檻”雖是美國不願看到的,但是,在對伊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問題上,美國將十分審慎,畢竟此舉牽扯甚廣,不僅會招致伊朗的報復,而且還會帶來中俄等國的強烈譴責。因此,採取有效的措施推遲伊朗核計劃才是美國的首選之策(如加大對伊朗制裁的強度、利用“Duqu”病毒破壞伊朗核工業控制系統等);即使需要對伊動武,美國也不會擔當台前主角,而會挑選合適的“兵卒”(英、法、以等盟友)作為代理人遂行行動。利比亞干預模式的成功也為美國和北約解決伊朗核危機提供了範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