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榮融:國企央企背了壟斷黑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30 09:44:14  


 
  《21世紀》:有學者用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數據為依據,批評國有企業占據了那麼多資源、那麼多土地,發展速度還不如民企,你怎麼看待這一觀點? 

  李榮融:資源配置都有一個過程,我現在清華講課,一半學生來自非公企 

  業,可以說,我還沒聽到哪家民營企業罵國有企業,真正罵的是個別學者。應該是經驗共交流,教訓共汲取,競爭共提高。

  做企業的都懂,大家都是互相依存的,就好像一支籃球隊,光有前鋒沒有後衛行嗎?不行。今天投籃成績比較好的可能是國企,但不等於說民企明天就一定是這個狀態,它也會成長。作為國家隊,沒有理由只有國有企業,不選非公企業。誰優秀誰就出場,都是為中國爭光的。做企業沒必要分得那麼清楚,國有還是非國有,僅僅是投資者不同。

 《21世紀》:你認為中小企業和央企是一個怎樣的關係? 

  李榮融:資源配置缺了中小企業能配置好嗎?要提高配置效率,把中小企業都拿掉會好嗎?把非公經濟都拿掉會好嗎?絕不會好的。歷史已經證明,純國有是搞不好的。

  現在講的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講究優勝劣汰,誰資源配置效率高,就應該支持誰,而不應該問你是國有還是非公。

  所以中小企業一定要培育,這中間會有一批成長為大企業,甚至成為國際巨星。沙鋼的沈文榮我也很尊重他,他搞得不錯,現在也是世界500強;聯想的柳傳志、新希望[15.89 -0.69% 研報]的劉永好等都做得不錯。企業家最懂企業,你有什麼好的地方我來學習你,我有什麼強的他來學習我。

  只要符合“三個有利於”,不管他姓資姓社。大家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國企。不存在我們擠了誰,誰擠了我們。

  我不客氣地講,沒有國有經濟哪有非公經濟今天的發展?國家給了非公企業不少優惠政策,優惠政策的背後就是錢,沒有國有企業年年增長交的稅,國家哪有錢給出來?但非公企業發展了,對整個國家是很大的貢獻。

  優勝劣汰社會才會進步,所以我對國進民退這種觀點不屑一顧。

  “扣上企業壟斷的帽子不公平”

  “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21世紀》:壟斷是國進民退之外的另一大質疑,你怎麼看這個質疑? 

  李榮融:在壟斷問題上,我認為央企背了黑鍋。中國企業的壟斷,是自然壟斷多,不是企業自己用壟斷去控制價格、控制市場,你說中石油、中石化,壟斷什麼呀?價格是國家有關部門定的,不是他們自己定的。中國三個石油公司加起來,還不如美國一個埃克森美孚。

  我認為給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企業扣上一個企業壟斷的帽子是不公平的。因為他不是企業壟斷,是自然壟斷,是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十六大寫得很明白,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21世紀》:但是國資委集中資源到少數幾家大企業的思路也很明確,怎麼去與壟斷劃清界限? 

  李榮融:我們原來講產業集中度,一個行業10%企業要能產出80%才行,這個效率才高。沒有集中度的行業,只有一群中小企業不可能到國際上競爭。

  但中小企業不是無所作為,他做的恰恰是大企業做不到的,給大企業配套。汽車發展史就是這樣,原來汽車零部件全在福特公司自己做,慢慢都放出去了。這個是對的,要做到專業化。

  如果10%企業超過80%產出,甚至達到100%,就不行了。人們說中小企業的功能主要是解決就業,但忘了很重要一條,中小企業是為大企業樹競爭對手的。不要小看今天的中小企業,他要路走對了,沒幾年他就變成大企業。蘋果就是很好的例子。諾基亞也是,以前去過諾基亞幾次,研發多強啊,現在也會扛不住,對此我感觸很深。企業大小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是隨著競爭力而變化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