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正日死了,朝鮮會有內亂外患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0 16:39:35  


據新華社、韓聯社、美聯社等多家國際媒體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日17日去世。圖為20011年7月15日,在朝鮮平壤萬壽台藝術劇院,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鼓掌祝賀中國舞劇《絲路花雨》演出成功。
  金正日死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或地區領導人的死亡和政權更替,都應該不會引起周邊國家或地區的不安的。但是,金正日的死亡,讓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戰略警備都提升了層級。而且恰在此時,朝鮮試射了一枚短程導彈,也不會被僅僅解讀為單純的軍事意義。金正日的死何以會引起周圍的戒備?朝鮮內部會出現震蕩嗎?會不會發生朝鮮為轉移國內矛盾、而發生的戰爭?或者有沒有國家在此時趁火打劫、試圖顛覆朝鮮政權?

  金正日的死之所以會引起周邊的高度戒備,是因為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眼裡,朝鮮這種幾近於封建社會的專制制度國家的領導人對國家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不像他們眼中,多黨輪流執政政權更替來得那麼穩定、可靠。在他們看來,西方民主制度的政黨輪替,只不過是換了一茬公司的營運經理,而朝鮮金正日之死,則無異於權力從上到下的重新洗牌。儘管金正日生前,早已將權力世襲給自己的兒子金正恩,並協助其完成了實際上的交接。但是否存在金正日時代的老臣不服的問題,權力分配不平衡問題等。金正日生前即便順利完成,但西方國家隊新的領導人的領導風格和朝鮮一貫強硬的態度,也抱有高度的不信任和警惕性。

  金正日之死,是否會導致政權交接導致的內亂,從而增加為轉移矛盾發動向外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幸災樂禍,希望朝鮮由此發生巨變的心理,也應該是存在的。中國對待朝鮮的立場自不必說,俄國和美國對朝鮮的態度,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宣示希望看到朝鮮的能夠穩定。各國應該清楚,朝鮮也只有穩定和具有一個有效控制全境的政府,才能參與今後的各種談判。如果發生巨變能夠超他媽希望的方向改變,除非這種巨變能夠在瞬間完成。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