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 昨日,第12次中美國防部防務磋商在北京舉行。而明日,印度新德里將迎來中印第四屆防務與安全磋商。此外,第二屆中國—東盟防務與安全對話也將於本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一系列密集的防務交流將聚焦哪些議題,它們又釋放出何種信號?
中美磋商聚焦新老問題
據解放日報報道,此次中美防務磋商,被美聯社評價為兩國軍方關係的晴雨表。美聯社7日的文章寫到,今年9月,美國宣布了對台軍售計劃,但中方繼續進行對話的決定,“似乎表明中國認為雙方軍事關係的全面停滯不利於中美兩國的利益。”
對此,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指出,“談”並不意味著中國吞下了對台軍售的苦果,“談”與“不談”、“中斷談”或“針鋒相對地談”或“綿裡藏針地談”都是交鋒的表現形式,在這次會談中,中國將毫不妥協地重申原則立場。正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在此次磋商中指出的:美方對台售武、限制兩軍交流的相關法案和美艦機對華高頻度抵近偵察是兩軍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潘振強表示,磋商議題在涵蓋上述老問題的同時,對當下的新形勢理應有所聚焦。尤其在美國將更多注意力轉向亞太的背景下,中國有必要讓美國解釋在澳大利亞駐軍等舉動的戰略意圖,增加軍事透明度,而從美國角度講,除了表達對“南海安全”的關心外,一些國際和地區問題可能被擺上桌面,例如,在美巴關係出現裂痕的當下,美方可能跟中國協調立場等。
中印磋商更具政治意義
關於中印防務磋商,美國彭博新聞社視其為繼去年8月“另紙簽證”事件導致中印防務交流中斷一年多後的重啟。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分析家洛拉.薩爾曼說,馬曉天此行表明中印兩國暫時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它們針鋒相對的外交較量。但這並不預示著潛藏在這些爭端之下的總體矛盾都已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