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羅范椒芬與中評社青年記者對話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0:21:52


羅范椒芬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記者攝)
 
  至於你說毀譽參半,我想說的是,其實在海外,香港的大規模教改被很多人看作是學習的典範,很多客觀的數據都顯示結果不差。最近我很心痛,見到一些小學生功課壓力很大,我覺得這是大家的理念未轉變,其實評核試完全不是為了比拼,而是為了測試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還有哪裡不明白。這個系統評估,我也向內地和外國去推介,香港其實做得非常好,每一條題考評局都分析到底百分之幾的學生答對,為每一間學校分析這間學校的學生答對的比例與香港整個平均相比如何,答錯的原因是什麼,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反饋,知道自己教得怎麼樣,是不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教,學生能掌握更好。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會遇到困難,但是遇到困難並不是意味著需要推翻整個制度,不能輕易這麼做。 

  至於梁振英講的“休養生息”,我覺得其實不是不可能的。目前教改幾乎所有的措施都已經出籠。“三三四”2012年進行一批考試,現在在討論校本評核的東西是不是太多,如果校董或者教育部門能夠請所有的老師一起來,調整一下校本評核的內容,如果能夠調整好的話,我覺得基本上教改已經完成。老師們通過不斷熟練不斷熟練,就不會覺得那麽吃力了,第一輪總是會覺得很吃力,太多不明朗的因素會帶來心理的負擔,並感到工作壓力很沉重。 

  中評社記者:內地尖子紛紛來港唸大學,近年政府強調要多元化,但政府撥作興建校舍的土地供應、宿位以至學位數目,增長的速度很慢,幾年來校界以至社會仍然圍繞著這些細節討論。發展教育產業,口號有了,配套欠奉,一直只聽到社會反映擔心外來學生在港唸書跟本地學生搶資源,但看不到大方向。你是否支持本港發展教育產業?如果你讚成,那麼你認為下屆政府應該如何實踐,來把香港打造成區內教育樞紐?是否應大刀寬斧?又或者如何跟內地高教業進一步合作?  

  羅范椒芬:我覺得用“教育產業”這幾個字需要很小心,因為教育不是一個用來賺錢的工具。我喜歡“教育樞紐”這個詞,樞紐意味著我們以素質為著眼點,人人都願意來香港讀書,香港能夠以素質取勝,靠近人才追求人才,令香港經濟民生等方面發展得更好。

  至於你說土地等等這些,我覺得很多事都是事在人為,領導要支持這件事,用心去辦事,總有辦法的。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真的相信這句話。我覺得我早年有很多規劃都沒有邁開步或者停止了,如果有整體規劃就完全不同了。時至今日,你說香港是不是真的完全沒地呢,這很值得商榷,因為真的拿來作房屋土地的只占了全香港的7%,加上商用地、其它用地,總共只有30%左右的土地在用。例如填海問題,比如維多利亞港不填,那麼其它地方是不是可以填呢?其他土地是不是可以用得更有效率呢,這些都可以再考慮。如果我們真的重視教育,覺得香港應該發展教育樞紐,我們就應該多些資助學額,而且學額分配要配合我們的經濟發展結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