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愚樂”的末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30 19:50:12  


  廣電總局對電視節目的宏觀調控並不是第一次,但如此大範圍的調控,倒確是第一回。不過,簡單地把這次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說成“限娛令”,其實並不準確。事實上,近年來,很多媒體及受眾早就在呼籲“娛樂泛濫”,該管管了。

  筆者曾在幾年前收到過某選秀節目選手發來的郵件,其中以第三者的口吻“曝光”其與某評委的“戀情”,標題赫然是:“知情人驚曝××與××的不倫師生戀”。如此赤裸裸的假新聞、假消息,唯一的作用便是“炒”。近年來中國社會似乎出現一種現象——怎麼炒怎麼紅,即使是奇醜無比。而究其原因,無外乎是電視台的選秀節目“默許”這樣的炒作。簡單的道理:選手越紅,節目也就越火。電視台心知肚明在邊上偷著樂。

  兩年前,“婚戀交友節目”異軍突起,一時間紅遍全國。很快各種“寧可坐在寶馬裡哭”、“專嫁富二代”的拜金女們聲名鵲起,觀眾們在看完轟轟烈烈的一場鬧劇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們不是來找老公的。但是電視台已經賺到了收視率,節目的廣告收入和贊助費像中年人的血脂一樣瘋漲,用“數錢數到手抽筋”來形容真是恰到好處。

  當“拜金”、“艶照”開始讓人們感到無聊時,新的焦點又出現了——小三、偽娘、炫富……相比之下,當年的“××姐姐”真是純潔得可愛了。想象一下,電視台裡整天播放著“寧可坐在寶馬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握一下手要20萬”這樣的論調,年輕觀眾們該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長此以往人們難免要詰問:中國的娛樂,可不可以不再沒有底線?

  底線?在名利至上的所謂娛樂圈裡,這個真沒有。但是作為公共媒體的電視台,這個必須有!此次《意見》的針對對象是各大衛視,作為一個省級的電視台,公共輿論的集中和發布平台,無疑不同於以逐利為動力的純商業媒體,而是一省及至一國根本文化的堅守者,如約瑟夫•普利策所言,是社會生命的第一線瞭望者。確實需要調整我們的視線了,至少得看清,當娛樂已被某些鏡頭扭曲成“愚樂”時,改變只是早晚的事。(時間:10月28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