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限娛令”限制了誰?娛樂未必至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30 19:44:06  


《中國夢想秀》為“炸雞英雄”楊建圓夢
  據報道,坊間流傳甚廣的“限娛令”正式下發,核心內容為:各衛視在晚7:30-10:00黃金時間,每周娛樂節目不能超過兩檔,並限制港台藝人;各台必須設一檔道德建設類節目;全國選秀節目每年不超過10檔等。限娛令來勢汹汹,以湖南衛視為首的幾大衛視首當其衝。網民對於這份限娛令的態度還是觀望,畢竟限娛令還沒有真正執行。但是筆者看到限娛令卻有諸多疑惑。

  第一,限娛令下發的根據何在。我們說,一件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有其固有規律的,娛樂並不是新事物,大眾娛樂從最初的街頭巷尾走上媒體是有歷史軌跡可循的。限娛令的橫空出世是否是中國電視娛樂發展的一個歷史阻隔我們難以定論,但是作為限娛令發布的廣電總局,是根據什麼判斷娛樂節目需要限制的呢?我們都明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道理,目前官方沒有給出任何一份有說服力和權威性的調查結果表明現在電視節目娛樂化過度。所以在這一點上看,限娛令就站不住腳。更何況選擇電視節目是廣大觀眾自己的自由,我們手裡的遙控器,怎麼就被廣電總局搶走了呢?

  第二,限娛令的目的是什麼。我始終不太理解限娛令的初衷,當初限制選秀節目是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很遺憾,選秀節目不但沒有真正的被限制,反而更加五花八門。超級女聲變成快樂女生,夢想中國變成中國達人秀,層出不窮切影響巨大。可見限娛令的前期“試驗”並不成功,那麼我也有理由質疑此番限娛令的實質作用。娛樂和道德建設並不衝突,此次限娛令中“各台須設一檔道德建設節目”一條要求實在滑稽可笑。如果真的是為了限制娛樂節目,那麼為何要重提道德。可見限娛令的目的並不單純,但是娛樂和道德兩者並不是你存我亡的。而值得思考的是,告別了娛樂的電視節目真的能擔當起道德建設的重任嗎,恐怕不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