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限娛令”緣何被誤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30 19:24:19  


國家廣電總局2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要求從明年1月1日起,34家上星綜合頻道控制娛樂節目,并在時間上設置了具體限定。
  國家廣電總局2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要求從明年1月1日起,34家上星綜合頻道控制娛樂節目,並在時間上設置了具體限定。這被總結概括時常拋出新詞的輿論形象地命名為“限娛令”,而且“限娛令”的說法據說已在坊間流傳數月,現在只不過是得到了證實,所謂“一只等待落地的靴子”。可是,廣電總局並不認同這種叫法,其發言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稱,廣電總局一直是鼓勵辦好積極健康娛樂節目的。簡單用“限娛”的說法,容易引起人們誤解。一言以蔽之,不是限娛是限三俗。

  如果說“限娛令”名稱本身就是誤解的產物,那麼,圍繞著“限娛令”的內容、目的以及效果則引起更多的爭論,有些屬於誤傳,有些屬於誤解,有些爭論相持不下卻是發人深思的叩問。比如,上個月發生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台灣地區主持人歐弟鏡頭被打上馬賽克事件,那時“限娛令”的正式文件還未下達到各家衛視,就有人猜是受到“限娛令”的影響,現在看來,馬賽克事件雖然仍沒有靠譜的說法,但顯然與歐弟的身份無關。近日,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楊毅就表示,據其從廣電主管部門了解,大陸未改變台灣演藝人員參與製作廣播電視節目的政策和規定,一些媒體所謂“限娛令”將限制港台藝人的報道純屬子虛烏有。被誤傳的新聞還有,廣電總局加大各衛視調控力度,但央視卻不受限。這招致了“憑什麼”的追問。其實,報道該傳聞的記者可能都沒仔細閱讀《意見》的內容就匆忙發稿了。央視辟謠之外還說不僅“受限”還要“自限”,這讓那些之前還氣咻咻的公眾再一次明白傳言如何弄人。

  而有些誤解不是誤傳那麼簡單。比如,關於《意見》出台的目的,廣電總局稱主要是針對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部分上星頻道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格調低俗、形態雷同。有人稱這是廣電總局在假借民意,理由是“限娛令”出台後網上質疑聲四起,叫好的卻不多。其實,在我看來,與許多公共事件一樣,互聯網的意見並不一定代表社會主流民意,而且即便是互聯網民意也並非是誰的聲音高就代表大多數,互聯網上也有沉默的大多數現象。當然,這也提醒廣電總局在出台管理措施時,要盡可能地徵求和吸納更為廣泛的公眾意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