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內地文物鑒定業偽專家盛行 偽鑒定幾無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09:12:41  


 
  目前,我國民間的文物鑒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業自治,也缺乏法律層面的規範和監管。與文物鑒定有關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護法、拍賣法、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管理規定、職業技能鑒定規定等,對民間的文物鑒定幾乎沒有涉及,有關鑒定專家的資質、鑒定程序、法律責任等也是空白。

  有專家認為,這種規則缺失形成的漏洞,使得民間文物鑒定人員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當前文物鑒定無門檻、無標準、無責任的狀態,病根在相關規範和政府監管的缺失。

  真專家們為何敢出具“偽鑒定”?追根溯源,根本原因是出具“偽鑒定”就算東窗事發,出具者除了名聲上的損失,幾乎沒有其他風險。

  鑒定界急需建立誠信體系

  連續多年調查文物市場的吳樹認為,95%的藏家收藏了95%的贋品,鑒定專家和贋品同樣泛濫,這是個極大的諷刺。他說:“這麼多人搞收藏,文物哪裡來?無非就是真的或假的出土文物。根據法律規定,地下文物屬國家所有,賣真的出土文物就違法;如果是假的,賣贋品屬於商業欺詐,也犯法。整個行業都在打法律的擦邊球。”

  解決鑒定之亂,出路在於構建鑒定行業的誠信體系。當前文物鑒定無門檻、無標準、無責任的狀態,病根在法律缺失和政府監管缺失。包括鑒定環節在內的民間文物流通,處於法律的空白地帶,發生糾紛、打官司都找不到相應的法律依據,眾多的古玩市場、鑒定機構只有工商執照,游離在文物部門監管之外。專家建議,文物鑒定應該像醫生、教師行業一樣,建立專業資質認證體系,改變現在誰都可以自封“鑒定專家”的現狀。

  因此,許多專家呼籲應建立行業的退出機制和黑名單制,對那些被多次證明缺乏鑒定能力並惡意擾亂市場的專家,必須摘下他們頭上的“光環”。不管怎麼樣,藝術品市場暴露出眾多不為人知的消費黑幕,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如何使藝術品鑒定在法律的規範下保持著起碼的誠信,千萬別讓金錢使高雅的藝術蒙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