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內地文物鑒定業偽專家盛行 偽鑒定幾無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09:12:41  


 
  文物鑒定行業“偽專家”滿天飛

  目前,國內文物鑒定從業人員大致有三類:一是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如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專家,主要負責博物館文物征集鑒定工作;二是通過國家文物局鑒定資格認定考試的責任鑒定員,業務範圍僅限於文物進出境審核;三是在中國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中國收藏家協會等機構任職,或取得相關機構發放的鑒定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

  據一位多年從事文物工作的專家介紹,前兩類鑒定人員的工作帶有“對公”性質,一般不參與民間藏品鑒定,眼下各類鑒寶活動邀請的嘉賓、專家,多是出自第三類鑒定人員。

  由於這類鑒定人員在獲取資格證書時,不少人並未經過嚴格的分類考試、資質審核,鑒定水平良莠不齊,從而導致“偽專家”滿天飛。

  隨著收藏熱不斷升溫,鑒定行業還出現了“速成班”。比如,故宮博物院某鑒定專家辦了一個培訓班,一些藏家報名去聽幾堂課,拿到“結業證書”後就搖身一變成了“資深鑒定師”,並打著“某某鑒定專家弟子”的幌子招搖撞騙。

  “我國尚未建立起統一、規範的文物鑒定資格認證制度,而不少與文博相關的社會機構都能發放鑒定資格證書,這使得掛著各種名頭的鑒定師、文物評估顧問大行其道,然後堂而皇之地從鑒寶活動中撈得好處。”該專家表示,鑒定行業魚目混珠的亂象,與鑒定資格證書發放的低門檻直接相關。

  出具“偽鑒定” 幾乎沒有風險

  “現行《文物保護法》沒有針對文物鑒定環節擔責方面的規定,由於鑒定行為缺少監管約束機制,使得提供虛假鑒定者可以逃脫法律責任。”南京一位資深瓷器鑒定專家表示,許多國家都有專門針對鑒定人員的管理法規,而這在國內還是一個空白,因此,鑒定專家不用為“金縷玉衣”虛假鑒定估價所造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或經濟賠償。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是國內最高的鑒定機構,但是主要是為涉案文物的價值提供司法依據,不對民間進行文物鑒定,遑論商業鑒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