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張五岳答中評社記者問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5 00:25:08  


 
  最後我們現在看到,香港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提供給台灣更進一步的參考,比如說還有幾個產業,一個是自由行的。大陸其實到去年到香港旅遊的居民大概有2700萬人次,其中自由行的部分已經超過1400萬人次了,換言之,陸客到香港來有62%都是自由行,大陸每個月到香港的自由行旅客都有150萬人次,那台灣現在一日才開放500人次。你可以想一想,像自由行的擴散效益很強,香港在自由行方面很有經驗,所以這個部分也都是積極學習的。最後最關鍵是,香港還可以做一個兩岸未來的發展。2003年,中國跟香港簽了CEPA之後,所有後續性的補充協議,04、05、06、07、08、09、10年到今年11年,而李克強亦剛到香港來,因為香港本身的產業有90%以上GDP都是服務業的,那兩岸ECFA的後續性談判真正要談的問題,或現在談的問題,除了談5800多項所謂的關稅之外,最重要的是服務貿易。這部分香港跟大陸已經有一個很好的機制來做基礎,我舉個例子,現在陸客到台灣來,其實陸客的金錢沒有少付,可是台灣的旅行社有多付,但是由於台灣跟大陸並沒有談到ECFA的服務貿易後續性談判,所以大部分的旅客到台灣來,不管是自由行還是團進團出,台灣的旅行社只能處於被動,台灣旅行業可以到大陸開設旅行社,可是台灣旅行社在大陸只能做大陸當地的旅遊,不能做大陸民眾赴台的旅遊。所以如果這個部分不能夠透過ECFA的後續性談判,那第一個,大陸旅客進到台灣的客源問題、品質的問題、以及中間的一些落差問題就會很複雜了,所以最關鍵的一點,台灣要跟大陸談所謂ECFA的後續性談判,也可以關注一下香港跟大陸之間所簽的CEPA,絕大部分都在服務業,而推動了8年了。

  以這個東西來做互動的基礎,兩岸未來的發展才有意義,所以台灣看香港的問題應該是從人流、物流、金流著眼,而且很多人都只注意到香港的中介角色,而並沒有注意到其實除了台港關係之外,中國大陸跟香港的關係也可以作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那台港關係也可以作為兩岸關係的先行,包括人流、物流和金流這些部分,我就說從這幾個角度來看的話,香港在兩岸的中介角色就會比較積極跟活躍,所以台灣應該分幾個部分來看這幾個問題,第一個、重新思考香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漫長道路上哪一些可以先行先試,而不是只是兩岸形勢的舒緩跟中介。第二、台港的哪一些關係可以比兩岸關係更加先行先試、靈活多樣。第三、中港之間的哪一些關係也可以提供兩岸未來的發展關係一個很重要的參照。第四、兩岸關係發展也可以到過頭來提供台港關係進一步的互動,比如說兩岸關係現在有共同打擊犯罪,也已經簽署協議,但台港這個部分還沒有,兩岸簽了ECFA,可是台港在有關于在避免雙重扣稅、WTO的合作也沒有,所以我們應該把它善用成,哪一些香港可以做兩岸三地的互動性角色,有一些是台港關係做兩岸關係的,有一些是中港關係作為兩岸關係的,有一些是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可以作為台港關係進一步發展,如果這樣來看待的話,我們看待台港關係跟兩岸關係以及思考中港台的關係就會比較靈活多樣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