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北糧倉調查:化肥用量逐年加 危及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5 10:32:59  


 
  化肥過量可致糧食減產並影響食品安全

  一些磷肥中含有重金屬,大量進入土壤積累,沒有別的途徑消耗,只能被作物吸收,擺上人們的餐桌。

  黑龍江省土壤肥料學會副理事長、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授翟瑞常表示,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質基礎,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的長期施用,將造成土壤品質、性質退化,導致糧食減產。

  翟瑞常介紹說,據他掌握的情況,黑龍江主要糧食產區尚未發現土壤中氮肥過度積累的現象,但磷肥已出現富營養跡象,值得警惕。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會破壞土壤,但黑龍江省耕地面積非常大,如果不施用化肥很難保證糧食產量,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機肥和化肥同時施用,結合土壤肥力基礎和糧食產量要求,搞測土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胡瑞軒說:“我們的黑土雖然肥沃,但能提供給作物的營養有限。糧食產量增長這麼多,沒有化肥支撐不現實,但化肥的施用比例、品種與土壤實際需要是否吻合,這是保證農產品安全最關鍵、最基礎的環節,值得關注。”

  據了解,目前農民在化肥施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化肥施用量增長的同時,施用結構不合理。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和作物土壤實際需求不匹配,農民缺乏科學施肥的知識和技術,盲目使用。化肥沒有產生實際效益,浪費資源,同時造成面源污染。氮肥的氮化,變成氮氣彌散在空中,造成對空氣污染,加劇了碳排放。

  二是肥料生產企業,特別是銷售環節,不科學的宣傳、導向造成化肥施用結構的不合理。有些企業從五年前開始大力宣傳所謂高磷肥,即在肥料配比中提高磷的含量,農民趨之若鶩大量使用,結果是作物生長不需要這麼多磷,進入土壤後,形成難以溶解的磷化物,在土壤中積累,對土壤結構有負面影響,造成對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障礙。

  讓胡瑞軒感到憂慮的還有,一些磷肥中含有重金屬,大量進入土壤積累,沒有別的途徑消耗,只能被作物吸收,擺上人們的餐桌。他說:“我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量使用美國‘磷酸二銨’,一些國有農場直到現在還在堅持大量使用。我就擔心其中的重金屬成為潛在危害。”

  種糧大戶對使用有機肥存疑慮

  “如果我這上千畝地都用有機肥,施肥的機械都得更換,否則一條壟沒完機械裡就沒肥了。”

  為了培肥地力,黑龍江省的農業專家和科研人員近年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今年,克山縣的農業專家也深入農村勸導農民施用有機肥,但一些農村種糧大戶心中仍存疑慮。

  孟德利說:“專家們都說有機肥好,我家今年試驗了一下,有幾十畝地施用了有機肥,看看效果怎麼樣吧。但感覺有機肥投入量太大了,一畝地得用80斤,比現在用化肥多一倍的量。如果我這上千畝地都用有機肥,施肥的機械都得更換,否則一條壟沒完機械裡就沒肥了。”

  翟瑞常表示,黑龍江省的土壤分十幾種,由於地形不同、積溫不同、降雨量不同等因素,全省各地土壤狀況非常複雜。1978年全國土壤普查把黑龍江土壤基本情況摸清了,現在又30多年過去了,建議對黑龍江省耕地土壤生產力狀況進行評價、分類,排查障礙因素,制定一套培肥地力和化肥施用的標準,便於農民掌握和操作。

  有關人士建議,一是要建立耕地質量的監測網絡。上海“毒饅頭”事件發生後,人們呼籲糧食安全應該從耕地抓起,從土地到餐桌,第一個環節就是對土地進行有效監測,特別要把住土地投入物的關,包括化肥、農藥等等。對監測點、設備、人員進行投入,形成監測網絡。

  二是亟待針對耕地質量保護進行立法。我國三大宗農業生產資料的管理,種子和農藥都已立法,唯獨肥料沒有立法,特別迫切需要制定一部耕地質量保護法,從土地投入物開始管理,包括農藥、肥料、灌溉用水,都是保護耕地的實際措施。

  三是加大測土配方施肥等科學施肥技術的普及,讓農民真正科學用肥。目前耕地測土成本較低,配方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測完土、配完方沒有肥料去供應,農民在市場上買不到科學配比的肥料,科學技術還是貫徹不到位。因此不僅要幫農民測土、配肥,還要指導農民科學施肥。形成測、配、加工、指導一條龍服務,從根本上把住土地投入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