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肉價領跑CPI “炒豬不炒股”成投資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0 10:51:50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CPI漲幅再創新高,豬肉又大力挑起了領跑CPI的擔子。

  《今日早報》報道,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費指數顯示,全國7月CPI上漲6.5%,漲幅最明顯的依然是豬肉價格,上漲了56.7%,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46個百分點,在食品中再居漲幅榜首。

  豬肉價格不見回落反而飈升,而被美債危機衝擊的股市卻情況不妙。近日,一則“炒豬不炒股”的帖子在網絡熱傳:“由於供求失衡,肉價一路走高,一位浙江商人,於去年年底一次性抓了5000頭80多公斤的中豬進行囤積,兩個月後,這些豬被養到120多公斤後拋售,一下子幾百萬元到手。如此短平快,眼紅了大量民間資本,以浙江游資為代表,滬、皖等地投機型選手迅速跟進。”

  難道這真是投資新路?

  囤豬炒作,這事不靠譜

  買中豬(指處於養殖中期的豬)囤積後再賣出,看似是一個簡單易行的賺錢方式,但記者採訪發現,在很多養豬戶看來,這並不現實。

  “囤豬?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兒。”記者採訪了蕭山永王養殖有限公司,該養殖場的總經理陳女士聽說後,表示驚訝。“囤豬有很多條件,一下子囤幾千頭豬,首先需要大片的土地,一般養豬場現在都是飽和的,引進大批量中豬,哪兒來那麼多地?”另一方面,讓她覺得不靠譜的是,大批量引進的中豬本身價格就已經在高點,囤兩個月再賣,賺到的錢遠遠不如傳統的養殖戶正常收入。

  “養豬其實就和炒股一個道理,價格波動很大,無法預測,而養豬的另一個風險是死亡率高,這和用游資炒其他東西完全不同,(豬)價格根本炒不起來。”桐廬一家生態養豬場的負責人錢先生認為,若要像炒大蒜那樣炒豬肉,聽起來不合常理。他告訴記者,按照他的養殖場目前的收購價,一頭活豬每公斤價格是9.3元,中豬的價格則更高,“囤積中豬的成本這麼高,再養兩個月賣出去,行情好能賺一點,行情差時是要虧錢的。”

  買中豬囤積,是否確有其事?“事實上,買中豬並非是一種游資炒作,一直以來就有這樣的經營戶,特別是靠近上海的嘉興地區一帶, 將中豬買來放兩個月,根據市場需要再賣到上海。但這只是一種養殖方式,好處是周期短,容易預測價格風險。當然,賺到的錢不可能成為游資炒作那樣神話,利潤其實是比較低的。”浙江省畜牧局辦公室黃主任分析,拿豬肉來炒作,這事不靠譜。

  價遇拐點,已開始回落

  豬肉價格繼續一路高歌,人們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是個頭?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浙江省畜牧局監測到的活豬價格最新數據是8月4日的每公斤19.16元,這和7月7日監測到的價格相比下跌了每公斤0.22元。而此前的8月1日跌幅更大,每公斤只有19.08元。

  與之相應的是,目前的全省豬肉平均價格也已跌至每公斤28.5元左右,“豬肉價格開始回落了,雖然跌幅不大,可以看出在逐漸趨於平穩。”黃主任告訴記者。當然,由於影響市場的因素較多,接下來豬肉價格再漲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對此,有專家認為豬肉價格的提升是正常現象,而相對高的豬肉價將在未來成為常態,“勞動力成本在提高,飼料成本也在提高,豬肉價格怎麼就不能提高呢?現在的豬肉價格實際上是對過去偏低價格的修正,人們需要有心態上的轉變,接受高肉價時代的來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