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債務危機之下的美國焦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14:48:30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周,美國的電視和廣播中激蕩著各種不和諧音。這是因為隨著提高債務上限最後期限的臨近,幾乎每一位稱職的專家和政界人士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評論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或應該怎麼做。
 
  金融時報中文網今日刊登吉蓮•邰蒂的評論文章稱,兩個重量級機構明顯失聲:美聯儲(Fed)和美國財政部。最近幾周以來,兩大機構的高級官員們一直以籠統的語言警告大家,注意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將會帶來的風險。他們也一直在試圖讓投資者相信,這種風險不大。
 
  但兩大機構都沒有做到的是,向金融界清楚明了地解釋:如果在8月2日以前,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仍未達成,或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被調低,它們會怎麼做。儘管這種沉默情有可原(畢竟,到目前為止沒人願意承認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沉默正在加重人們的焦慮感。本周,華爾街最大金融集團之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什麼都沒說,即便是在私下場合。”這位負責人跟其他人一樣,感到“不知所措”。
 
  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銀行家和投資者們究竟希望知道些什麼?

  文章稱,最呼之欲出,讓銀行家、政界人士和普通民眾都感到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假如未能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據說美國財政部在8月2日之後就將不得不砍掉某些支付項目,那麼哪些項目會獲得優先支付?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更具技術性的問題是市場所擔心的,也是財政部和美聯儲需要妥善解決的。這些問題如下(重要性不分先後):
 
  ●如果美國國債被降級,或遭到技術性違約,那麼美國政府可能採取哪些措施,以支撐美國各貨幣市場基金(MMF)?目前,各貨幣市場基金持有大量國債,假如國債價值縮水,或出現技術性違約,將侵蝕這些基金的資產淨值,繼而可能導致市場集中贖回(類似2008年開始出現的那種規模),特別是考慮到這些基金並不像銀行存款那樣保護。但鑒於集中贖回可能產生系統性影響,還不確定美國政府會不會採取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