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高齡社會來臨 台灣人準備好了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1 17:11:31  


  中評社台北7月31日電/想像一下,廿八年後的2039年,台灣每兩個工作者就得要扶養一個不工作的高齡者。無論是對台灣總體經濟,還是對個人的生活,這都將會是一個極為嚴峻的挑戰,誰執政,都不能輕忽這分巨大的壓力。 

  根據台“國民健康局”新近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十分驚人,甚至可以說是全球之冠。今年島內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率是十.八%,1993年,台灣老年人口達到七%,成為“高齡化社會”,依“經建會”推估,2017年老年人口比率將成長到十四%,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八年後,也就是2025年,老年人口比率將達到二十%,台灣就成了“超高齡社會”。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國際上是以老年人口由七%增加到十四%所需要花費的年數代表一個社會的“老化速度”。根據統計,法國歷經了一一五年的時間慢慢變老,瑞典花了八十五年,美國將要花七十四年,而根據上述推估,台灣從老年人口占七%到變成占十四%,只須用廿四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台灣老人化速度比歐美更快。 

  當一個社會的人口快速老化,生產力結構也會面臨改變。目前台灣的扶老比是七:一,“扶老比”是指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所謂生產人口數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的比值;推估十一年後的2022年,台灣扶老比降為四:一,2039年,台灣的扶老比是二:一。目前所有在四十七歲以上的人,那個時候,都將陸續成為扶老比二:一中的那個“一”,而每年所增加的新生兒則將陸續成為二:一中的那個“二”,目前台灣的新生兒比是全球最低的,中老年人覺得這些“二”是可以指望的嗎?如此未來,台灣人準備好了嗎?政府準備好了嗎?以及,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準備好了嗎? 

  面對老化衝擊,目前政府正全力鼓勵生育。今年是2011年,明年是龍年,特殊的社會氣氛與時間點,的確有助於新人結婚和生育的意願。根據統計,二○一一年上半年,台灣的出生率止跌回升,一至六月,新生嬰兒數為九.一萬人,較二○一○年同期增加將近九千人,增加率超過十%,而結婚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加約十二%。 

  但是,提高生育率是個長期的工作;新出生的嬰兒要廿年之後,才有可能投入職場、加入成為經濟生產者;在這漫漫的十幾、廿幾年的時光裡,台灣社會的老化現象是個沒有停頓的進行式。更何況,政府的催生政策是不是能夠持續發揮效果,過了特殊時點,“做人熱潮”還能不能繼續,都存在著變數,不見得完全可靠。 

  面對快速縮減的生產人力以及快速增加的退休人口,如果台灣不及早做好準備,讓老人可以健康、獨立的生活,並延長各種社會功能,專家預估不用十年,國家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就將面臨極大的危機。因此,在鼓勵生育政策之外,政府應在相對短期的技術面提出具體對策。例如,建立完善的老人健康及社會照顧體系、提升老年經濟安全保障、促進中高齡人口就業與人力資源運用、推動建設適合高齡者居住的住宅、建構更方便友善的交通運輸環境、促進高齡者休閒參與、建立完整的高齡教育系統,鼓勵終身學習等等。在一個老年人口比率逐漸提高的社會,建築、基礎設施、人力資源使用、促進精神健康等,從硬體到軟體,政府的政策方向,必須有不一樣的思維。 

  就個人層次而言,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著作中提到,少子化與高齡化已撼動了中老年世代。台灣四年級後半段的人不大可能以自己父母那一代的老年生活為範本,因為時代與社會條件已大大不同,愈來愈多中年人應該理解到必須懂得“自立自強”過日子,但這樣的認知與能力必須從還有活力、還有學習能力、還有改變與成長空間、還可累積經濟實力…的前中年期就開始準備、練習,畢竟一個人很難到了老年後,“突然”就具有活得精采的能力。 

  人口年輕化很重要,卻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讓老化人口擁有年輕的生活方式與心情,是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協助達成的目標;當然,每個進入前中年期的人,也有責任盡力為自己預備一個美好的熟年生活。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