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19日在《旺報》撰文指出,近年來兩岸關係得到和平穩定的發展,兩岸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和平、和解、和諧的氣氛,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待,符合兩岸人民的心願。
文章說,但是,大家也都看到,到目前為止,兩岸的和解還處於“不固定的方式”,尚未向“固定化模式”轉化。例如“撤除導彈”、“軍購”等問題,一再成為兩岸之間的敏感話題,
模式應朝固定化轉向
再如,所謂“國際空間”問題,儘管有了一些進展,但時常還會發生一些麻煩,台灣不斷發出受到大陸“打壓”的聲浪。
此外,台灣方面曾經出現“達賴訪台”、“熱比婭風波”等也造成兩岸關係的困擾。
文章分析指出,這些問題沒有獲得妥善處理之前,“兩岸和解”必然不斷受到衝擊,讓人對於兩岸是否已經出現“和解”產生懷疑。這說明“兩岸和解制度化”是兩岸關係發展迄今的實際需要,已經到了需要盡快解決的時候。也就是說,只有推動兩岸和解的“不固定的方式”向“固定化模式”轉化,才能由此滿足兩岸關係進一步向前推進的要求。
實際上,近年來兩岸兩會在制度化協商方面已經取得許多成績,受到兩岸人民的普遍肯定。根據台灣“陸委會”公布的民調顯示,有72.8%的台灣民眾支持通過制度化協商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兩岸兩會在制度化協商過程中,已經創造與積累了不少經驗,有必要加以總結推廣,協商過程中的某些教訓,也需要加以汲取,這對今後的兩岸交流是有參考價值的。這就是說,兩岸已經為制度化做了必要的準備。
因此,“兩岸和解制度化”是十分必要,它可以使兩岸和解走向“固定化模式”,只有這樣,兩岸和解才是確定的、穩定的、令人放心的現實,這是當前兩岸人民迫切的願望,也是兩岸領導人共同的追求,同時也是追求兩岸和平的有效方式和必要手段。兩岸當局何不積極推動共同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