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收膠袋稅適得其反 環保袋其實不環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08:44:16  


塑料商會指,徵收膠袋稅後,“背心袋”生產量下跌六成八。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香港膠袋稅實施兩年,現時正為徵費進行第二期公眾諮詢。塑料商會早前向百名會員調查後發現,雖然繳付膠袋稅後“背心袋”生產量下跌六成八,不過同樣以塑料製成的環保袋(又稱不織布袋)急升一倍,令過去兩年使用的塑膠原料較膠袋稅實施前急升兩成七。塑料商會指出,不織布袋使用的塑料較“背心袋”多出至少三十倍,反映環保袋其實並不環保。商會呼籲政府撤回膠袋稅,並學習日本等地確立膠袋回收制度。

  大公報報道,香港塑料袋業廠商會今年六月向商會屬下一百間會員及同業進行問卷調查,並成功回收近七十份問卷,發現除了“背心袋”和穿孔袋(手挽膠袋)外,其餘包裝膠袋的生產量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同以PP膠製造的環保袋更較膠袋稅實施前上升九成六。

  塑料用量多三十倍

  商會會長麥燦枝表示,膠袋生產數量上升歸咎於膠袋稅。“膠袋稅主要針對超市使用的‘背心袋’,變相令環保袋的銷情上升,但其實市民家中存放的環保袋可能更多,他們未必會多次重複使用,而這些環保袋基於要符合耐用條件,會添加其他物料如繩索等,令這些環保袋日後假如需要回收循環再造亦有難度,變相反而增加了堆填區的負擔。”麥燦枝說,由於“背心袋”不足,令市民對垃圾袋的需求亦增大,其生產數量上升了六成三。

  商會常務秘書長劉志良說,上月環保署與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方剛開會時承認,過去一年,堆填區的塑料棄置量較○九年上升百分之九,反映膠袋稅對紓緩堆填區作用不大。“‘背心袋’佔體積細小而且容易作循環再造,反之環保袋體積較大,而塑膠料使用量亦至少多三十倍,所以政府就膠袋徵稅計劃對環保未見有作用。”

  觀乎其他國家就膠袋徵稅問題,其成效不彰之餘或帶來反效果。商會發現澳洲、台灣等地,雖然在亞洲地區率先引入膠袋稅政策,但發展多年對環保未有成效。劉志良認為,徵收膠袋稅對業界及環保均未有太大幫助之餘,甚至會令使用塑料情況惡化。因此商會建議政府廢除徵收膠袋稅,同時向日本等地學習,教育市民做好廢物分類,確立回收制度,令可循環再用的廢物順利回收,才能推動香港環保的發展。

  倡設膠袋回收制度

  對於商會建議,綠領行動項目主任郭盈盈認同政府應加強公民教育,並承認現時環保袋濫派情況嚴重,令堆填區負荷增加。不過,她說,為解決濫發問題,第二階段諮詢應將膠袋徵費擴展,以及將環保袋都納入監管,以杜絕濫用情況。環境局發言人回應稱,去年棄置在堆填區的環保袋只佔整體廢物的百分之零點四,現時仍屬合理情況;而實施徵稅後有調查發現七成五市民不再主動取膠袋,反映膠袋徵費已見成效。

  立法會周三將開會討論是否擴大膠袋徵費的範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