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催熟劑”大行其道 蔬菜難逃“一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7 12:10:01  


 
  “催熟劑”大行其道 利益是驅動

  “催熟劑”為何能大行其道?業內人士表示,使用催熟技術是蔬菜儲存、運輸等環節的客觀需要,但不規範使用則是許多利益的驅動。

  一些菜農說,“催熟蔬菜”可以早上市,多賺錢。來自上海的孫姓菜農介紹說,西紅柿一般是越冬作物,使用催熟劑的目的就是提前上市,贏得價格優勢。今年的市場行情比較好,西紅柿的批發價賣到了1.8-2元/斤,相對於自然成熟的來說,催熟西紅柿價格平均要高約0.8-1元/斤,按畝產3000斤西紅柿計算,1畝地催熟西紅柿能多賺3000元左右。

  用了“催熟劑”後可以增加產量。江蘇一位黃姓菜農對記者說,用不用“催熟劑”差別很大,正常長的黃瓜畝產5000斤左右,用了可以到8000斤,人家技術好的,畝產更高。

  外觀好看,賣得快也是原因之一。這位菜農說,用了“催熟劑”的黃瓜瓜色鮮嫩,比較好賣,大家都喜歡買。“另外,保存期長,在菜場不用藥的兩三天就發軟、很難賣掉,而用藥的至少能保存五六天,瓜販和超市都比較歡迎。”

  安徽一姚姓菜農說,由於常年養成的種植習慣,一個地方只要一家用了催熟劑,管它有沒有副作用,其他人家也會跟風使用,“大家都用這個東西,你如果不用,價格沒有競爭力,消費者不認可,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

  “這個藥劑很便宜,今年1畝地西紅柿產量約3000斤,能賣5000多元錢,而藥劑的成本也就在5塊錢左右。”一位菜農說。

  “拍腦袋”抹催熟劑 有關部門無檢測

  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朱世東說,催熟是我國果蔬生產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術,它可以起到保障產品供應、抵禦低溫凍害等作用,應用範圍比較廣,在多種蔬果中使用。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教授蔡建偉認為,在國家標準內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標使用,導致蔬菜“催熟劑”含量超標,則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專家也表示,由於“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規範使用“催熟劑”,因此,“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仍是一個“謎團”。

  朱世東介紹,目前使用較多的“催熟劑”是乙烯利。按照國家規定,為了使部分果蔬果實早轉色,允許在綠熟後期用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催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