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全球食品安全問題多發 帶來五大嚴峻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22:39:46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中國經濟網報道,近期,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日本核洩漏事故後,出口食品多次檢出放射性物質超標。德國出血性大腸杆菌事件殃及多國,已造成30餘人死亡,3000多人染病。台灣塑化劑事件捲入近300家企業,7000項食品下架,制藥和化妝品行業也受到波及。

  環保組織報告稱,美國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現象普遍。美國疾病和預防控制中心6月7日發表研究報告稱,美國每年約有5000萬人因為進食了被污染的食品而染病,這相當於每6個美國人中約有1人受被污染食物之害。此外,美國每年因食品中毒而住院的人數大約有12.8萬人,其中3000人死亡。在過去15年裡,因沙門氏菌而造成的食品污染事件上升了10%。該中心主任托馬斯.佛萊登強調,這些數字表明,美國食品污染現象仍然十分普遍,尚需下大力氣監管和治理。

  這些事件的集中爆發,一定程度上引發全球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食品安全的恐慌,也嚴重挫傷了當地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全球食品安全問題多發不僅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也給各國食品安全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一是監控難度增大。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國家產業分工,食品供應鏈分布更加廣泛,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難以及時有效清查和處理。美國從約150個國家進口食品,但僅能檢測不足1%;德國出血性大腸杆菌事件花費近一個月時間才確認感染源。另外,新型食品添加劑和化學品層出不窮,各國難以及時出台新的監管規定加以規範。資料顯示,台灣市面可買到10萬餘種化學品,但僅有271種被列為有毒,其餘大量化學品有可能進入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容易帶來食品安全隱患。

  二是加劇經濟困境。食品安全危機使一些國家的經濟雪上加霜。預計日本食品出口下滑趨勢持續數月;西班牙因黃瓜被誤判為感染源,農業每周損失2.25億歐元;德國、荷蘭等國家的蔬菜滯銷,農民損失慘重;台灣飲料市場預計損失150億元新台幣(約合40億元人民幣),全年下降達30%,為歷史之最。

  三是引發貿易摩擦。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暫停進口部分日本食品,其他國家也加強了對日本食品放射性物質的監測。台灣塑化劑食品污染事物發生後,各國紛紛對台灣製造的產品亮起紅燈。

  四是導致相互指責。歐盟指責俄羅斯封殺歐盟蔬菜的行為違反了WTO規則,而俄羅斯則要求歐盟重新審議食品流通監管機制。德國和西班牙為此大打口水仗,西班牙還向德國提出了經濟賠償要求,並稱可能起訴將黃瓜定為感染源的德國漢堡當局。

  五是民眾心理更加脆弱。食品安全問題加重了各國民眾的恐慌心裡,有的媒體甚至拋出“農業恐怖主義”論,更使民眾成為驚弓之鳥。德國媒體稱,出血性大腸杆菌疫情或為蓄意攻擊,系恐怖分子和“流氓組織”將致命細菌注入食品所致。美國媒體披露,基地組織正尋找致命生物武器,以攻擊西方國家食品安全的薄弱環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