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個別鄰國或成美中戰略對抗的馬前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4 00:13:48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的文章說,當今世界出現了兩大潮流:一是“暴力的多邊主義”;二是“和平的多邊主義”。冷戰結束後,世界上爆發了五場高科技的局部戰爭,除了美國單邊黷武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外,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都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或北約對發展中國家發起的軍事行動或入侵。“暴力的多邊主義”由此而生,正成為破壞國際和平的主要威脅。“和平的多邊主義”則表現為通過多邊安全對話等,謀求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以及地區及全球的多邊經貿、金融、環境合作等。筆者認為,多邊主義應該反對國際暴力,倡導和平。

  在東北亞地區,上述兩股潮流的較量表現為:一股潮流是美國為首的美日韓聯合軍演所展現的“暴力的多邊主義”傾向;另一股潮流是以六方會談為象徵的“和平的多邊主義”進程。遺憾的是,自去年以來“暴力的多邊主義”傾向明顯抬頭,而“和平的多邊主義”則受到壓制。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一觸即發。同年末,日本政府出台防衛計劃大綱,把釣魚島問題與防衛戰略掛鈎,並與美國確認該島適用於《日美安全條約》第五條,借此製造了日美聯手對華的安全戰略格局。

  今年以來,“暴力的多邊主義”的影子開始在南海游蕩。個別國家與中國在南海發生爭議和摩擦的重要背景是,伴隨中國的發展壯大,美國與日本在強化雙邊同盟的同時,開始針對中國謀劃建立“美日同盟+1”的三角軍事網絡。日美今年6月舉行“2+2”安全磋商提出的亞太共同戰略目標,包括關注中國的海洋活動,強化美日韓、美日澳、美日印、美日加東盟等防務合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