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刊葉小文文章:共產黨為何能促進民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30 09:46:04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30日刊發標題為《共產黨為什麼能促進民主》的文章,作者: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文章如下: 

  每臨大事有靜氣,每逢大慶思民主。紀念建黨90周年,當然要談民主。革命時代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所為者何?就是為了爭得民主,或曰讓人民當家作主。

  共產黨最有資格談民主。連當年司徒雷登在離開中國時也承認,“整個來講,不論是對中國的民眾(特別是農民),或者是對國內國外的觀察家,共產黨都能給他們這樣一種印象:它是全心全意致力於人民事業的,它真正希望促進中國的民主事業,希望中國在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中獲得一個真正獨立而強有力的地位。”

  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強調的首先是民主。毛澤東說,我們如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就得靠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共產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強調的還是民主。鄧小平說,“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

  我們的民主“更高”,是因為:我們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是民主的制度保障。我們不僅重視選舉民主,建立和完善有關投票、選舉制度,擴大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還創造了協商民主,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協商民主的固定平台——各級人民政協組織,各黨派、階層、界別、民族、宗教的代表以及海內外華人代表,按照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要求,通過政協組織參與政治協商。選舉民主加協商民主,是民主形式的創新。

  我們的民主“更切實”,是因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不僅是民主的問題,更是按什麼樣的道路和方式實現民主的問題。俄羅斯和東歐國家一度接受西方的民主模式,希望通過激進的改革,效仿西方。經過諸多曲折之後,那裡的政治人物和民眾都意識到,儘管民主政治值得追求,但如果民主不能同時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就會導致社會的不滿和動亂,而政權也會處於低度合法性。那種導致社會動亂的“民主”最終害的是老百姓。前車之鑒,不可不察。中國共產黨堅持把持續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完備的法治建設與積極穩妥有序的民主建設緊密結合,為人民民主提供全面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社會基礎。

  我們的民主“更高、更切實”,還因為:民主建設與時俱進。當前,我國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黨必須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面對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對黨員隊伍和黨的建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四個“深刻”,四個“面對”,推進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包括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是一個不斷探索和推進民主建設的歷史;90年的腳步,踏響的是中國民主進步的節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