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如何應對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6 20:28:57  


 
  其次,香港所在的大珠三角區域格局呈現新變化

  2002 年以前,香港是這一區域的“龍頭老大”,從經濟規模、市場制度、時尚風範乃至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無不引領地區發展。然而,2003 年廣東經濟規模首次超越香港(廣東4 年前已超過了新加坡),繼而4 年後再超越台灣,到了20 10 年,廣東經濟規模已達45473 億元人民幣,幾近香港的3 倍!短短六、七年的時間,大珠三角區域經濟實力的對比就發生了如此大的逆轉。

  回望改革開放之初,廣東全省經濟規模還不及香港一個城市的零頭,即使到了90 年代初,也還不過僅及香港的4 成左右。但現今廣東已取代香港成為區域的“老大”,況且不僅僅是經濟規模對比的變化,廣東經濟的轉型升級也已取得了扎實進展,製造業的重型化和高級化轉變速度快於全國,已有71 種工業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佔全國工業產品產量的1/5;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全國第二;一般貿易所佔比重升幅高於全國,其中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分別高於全國10.5 和7.5 個百分點;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降幅均比全國快4個百分點以上。

  香港如何應對挑戰

  廣東對省內區域發展格局也作了全方位的調整,繼把珠三角地區劃分為三個次區域經濟圈──即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經濟圈,全力推進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後,又加大與環珠三角地區、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協調發展;最近在國務院支持下,省內三個經濟特區全部擴容,又成立“深汕特別合作區”,進一步推動全省區域經濟合作。

  面對全國和所在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變化,香港的應對似乎慢了不止半拍。五年前,國家在制訂“十一五”規劃時,香港曾擔憂“被邊緣化”,但今年國家頒布“十二五”規劃綱要,以專門篇章論述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更列出粵港澳合作的七個重大專案,卻又引起部分港人“被規劃”的質疑,及至最近竟還有人在立法會投票反對“推動粵港區域經濟融合”的議案。這都說明香港當前亟需從觀念、心態、行動上切實作出調整,才能應對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挑戰。

  一是要加深對區域問題全面認識翁海穎博士日前在《中港認知、心理隔膜化與邊緣化》一文中,談及香港八十後年輕人對區域認知的三個短板(見5 月16 日《信報》),筆者這些年在理工大通識課的教學中也深有同感。香港回歸祖國已逾10 多年,但社會上尤其在年輕一代香港人對內地的瞭解仍大多停留在表面,而少有稍深入的認識。以中國幅員之廣闊和地理環境之複雜,不說全國,僅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的層次就非常豐富,而我國社會經濟又尚處轉型變化之中,實在需要深入才能全面認識。

  媒體有引導的義務,個人也有多聽多看和綜合辨識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