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台北論壇:不能與大陸軍備競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4-22 00:31:23


張國城
 
  張國城:軍事議題短期之內不會是兩岸的重點

  剛才聽了各位前輩的指點,受益很大。簡單講幾個補充看法:

  第一,兩岸關係現在逐漸發展,經貿、政治可能是未來發展的主軸,軍事上大概短期之內不會是雙方的重點。但也有一個可能性存在,就是在未來的發展中有可能會提到軍事互信或者類似的問題。就現在來說,台灣軍方是對這件事抱持比較審慎的態度。對大陸來說,如果能夠利用軍事互信爭取到台灣對於“一個中國”原則更一步的認同,或是利用軍事互信達到“兩岸共衛主權”的態勢,如果有辦法達到這兩點,大陸可能就會積極推動。因為客觀上來講,台灣在軍事上對於中國大陸沒有什麼直接而明顯的威脅;如果有直接而明顯的威脅的話,那為了避免擦槍走火,這個互信是必要的。但是目前並沒有,所以推動這個軍事互信對大陸來講很可能純粹是希望帶來政治上的目的。如果大陸沒有辦法達到上述政治的目的,我認為可能就會暫時的緩一緩。

  台灣不能與大陸作軍備競賽

  剛才寧將軍提到台灣的“國防”應該怎樣持續發展的問題。我認為,不管中國大陸的軍事科技如何發展,台灣難以與大陸進行軍備競賽。

  因此,不管台灣任何人執政,在研討制訂“國防政策”的時候,必須先要把台灣整體的發展,包括經濟發展的前景、人口變化的趨勢、科技發展的條件與成果,以及軍事裝備獲得的潛在可能性和美國必要時可能支持台灣的程度,進行綜合的研究,而不是很機械地看“國防預算”占GDP多少個百分點,或者像過去提出的“決戰境外”等口號,用此指導“國防政策”是不太合適的。

  第二,如果從現有角度來看,很明顯的就是台灣面對的是中共的軍事威脅,但是戰爭不會立刻發生。所以在“國防”政策與建軍備戰上,我們應該還有一些時間與空間從事改革與精進,而不是立刻就處於臨戰的狀態。因為“國軍”對於台灣的重要性不只在於有形的“國防”武力,同時也是政治上做為“中華民國”政府保衛“國家”的重大象徵意義。所以我個人認為,軍隊精簡的幅度不宜太快,特別是在武器裝備不能大幅提升、不能快速提升的情況下,不管是兵力或其他方面,還是有一定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