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專家:美國患上“干涉疲勞”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00:10:41  


 
  回顧二戰之後大大小小的戰爭,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到入侵格林納達、突襲巴拿馬、打擊索馬里,再到轟炸南聯盟、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哪一次不是在美國“領導之下”進行的,哪一次不是美國“身先士卒”,不僅出錢出槍出人,還積極衝鋒在前。這次美國主動“讓賢”、退居“二線”卻是二戰以來第一次。美國是否患上了“干涉疲勞”症?霸權主義行徑是否出現了“拐點”?

  答案是清楚的。雖然美國有限度地參與利比亞軍事行動值得關注,但由此得出美國外交政策“改弦更張”,進入一個新階段的結論,顯然為時尚早,還需觀察。

  應該看到,美國並沒有失去當世界警察的欲望,對利發生的事變不是不想管。只是美國目前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伊拉克局面又無法收場,加之國內經濟不景氣、債台高築、失業率居高不下,若再次大規模捲入一場新的戰爭,多少有些力不從心,有一點“累”。

  從目前形勢來看,美國採取不“出頭”、不“當頭”和不派地面部隊的“三不政策”,有限度地參與對利軍事行動,比較符合美國的利益。目前戰端已開,未來戰爭發展的走向,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利可能面臨分裂,可能成為第二個索馬里或第二個伊拉克。但是,無論戰事如何發展,美國此次充當配角,相對超脫,從而能進能退,避免被動,且可不承擔利情況惡化的責任。

  正如奧巴馬總統所說,“美國決不當第二”。美國《時代》周刊稱,美國的生產力比日本和德國高出大約30%,比歐盟高出將近45%。一旦美國從目前的“疲勞”狀態中恢復過來,走出“相對策略收縮”的困境,美國是決不會將其“領導作用”和“主導地位”局限在亞太地區的,而是要不斷強化並將其拓展到世界各地。世人對此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