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美能否遠離第三場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00:21:39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國際在線(北京)分析報道,在聯合國通過1973號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之後,法國、英國當地時間19日開始對利比亞實施空中軍事打擊,而美國部署在地中海的艦隊也開始向利比亞空軍基地發射導彈,為法、英兩國的襲擊提供保障。但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的行動表示支持的同時,多次聲稱美國不會向利比亞派出地面部隊,表示美國政府只會“有限捲入”其北約盟國對利比亞發動軍事打擊的行動。然而,關於美國是否能置身事外,遠離“第三場戰爭”的疑問仍然難以消解。 

  事實上,美國政府內部在設立禁飛區和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的問題上本身就存在分歧。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奧巴馬團隊在是否設置禁飛區上存在很大分歧。支持武裝干涉利比亞事務的一派以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里為首。他們一方面擔心利比亞局勢會演變為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屆時美國的“不作為”將遭遇更多指責。他們更害怕利比亞局勢會對中東地區的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利比亞鄰國埃及和突尼斯剛剛經歷局勢變化,利比亞方面的動蕩更可能嚴重影響兩國政局過渡工作,而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更有學者認為,美國在蔓延中東的“革命”中已經錯失先機,如果不能積極參與中東事務,將從根本上失去“草根階層”對美國中東政策的支持。 

  而反對介入打擊利比亞事務的則以國防部長蓋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及其副手麥克唐納為代表。他們的理由非常現實:建立禁飛區不僅複雜而耗資巨大,應該審慎對待。目前美國正為財政預算爭鬥,削減國防預算已是不爭事實,如果再大規模介入利比亞事務,會遠遠超出承受範圍。同樣,美國軍隊已經因伊拉克、阿富汗戰爭變得像“綳緊的皮筋”,如果再捲入第三場戰爭,不僅財力人力無法承受,還會引發民意的強烈反彈。 

  從奧巴馬做出的最終決定和目前美軍的行動上看,美國政府顯然在這兩種意見中找到“平衡點”:既參與軍事行動表達對北約盟國的支持,盡量維護該地區局勢的穩定,又在一定程度上“置身事外”,但問題在於,美國是否能夠始終遠離這“第三場戰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