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核威脅不期而至 日面對多重災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6 00:17:22  


福島核電站事故正在演化成一場超越切爾諾貝爾的核災難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實習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當日本逐漸從地震與海嘯中站起來的時候,核威脅卻不期而至。福島核電站事故正在演化成一場超越切爾諾貝爾的核災難。美國紐約時報刊文分析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原因並且敦促美國重新評估自己的核電站建設,全文編譯如下:

  關於日本遭受的災難,任何評論都會始於它另人震驚的人員傷亡。成千人因地震和海嘯或死亡或失蹤,村莊整個被抹去,數萬人無家可歸。然而目前,在地震中嚴重受損的核反應堆又在產生新的威脅,巨量的放射性物質可能因這次極其嚴重的核事故洩漏出來。

  逐漸升級的日本災難同時也是在催促美國密切研究自己的核電站,以確保其在自然災害面前足夠可靠。我們已經知道新奧爾良在卡特琳娜颶風來臨時是多麼的脆弱,同時也知道工業時代的愚蠢與傲慢能夠帶來怎樣的毀滅性結局,墨西哥灣原油洩漏就是明證。

  世人理應驚醒,這次災難是如此深重地傷害到了日本,這個大力強調防災的技術先進國家。日本的海堤被證實無力抵抗橫掃他們城市和讓核反應堆過熱保護系統失效的巨浪。

  現在去估算損失還為時尚早。但是,目前為止,日本這場已經持續了4天的危機已然是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事故後最嚴重的一次。

  從較早的報道來看,那些惹麻煩的反應堆似乎在地震中保存了下來。雖然控制杆停止了產生能源的核裂變反應,但是就算反應停止,剩餘的熱量還是需要通過向反應堆核心注入冷卻水來散發。這正是癥結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