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伯南克“方法論”或放大隱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2 00:15:26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國際商報刊載作者孫楠的文章指出,針對中國日前為抑制通脹推出的加息政策,伯南克“罕見地”做出了評論。他說,中國的加息政策是“令人驚訝”的方式,“就通脹問題,中國的解決之道並非是讓貨幣升值從而減少出口需求。相反,他們讓匯率保持不變,欲嘗試通過加息來減少內部需求。”

  對於中國處理通脹問題的方式,伯南克完全是一副驚訝、睥睨的表情,並遠隔大洋拋出美國的“方法論”——唯有人民幣快速、加倍升值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然而,當新興經濟體為洪水猛獸般的通脹問題追本溯源時,愛管閑事的伯南克卻做起了“甩手掌櫃”。他僅僅為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做出了一番缺乏邏輯的辯論,稱此舉旨在促進美國經濟穩定,不應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問題承擔責任。

  當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將新興經濟體推入通脹高企、資產泡沫的漩渦時,美國卻在為自身在“低通脹”、“低利率”環境下衍生的經濟亮點沾沾自喜,而這些來之不易的“亮點”不知有多少是以犧牲他國利益、放緩他國復甦進度為代價的。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超級大國美國並沒有履行它應有的責任與義務。不但不負責任,還要橫加干涉他國政策,強壓人民幣升值,這就是美國邏輯的內涵與外延。然而,即便美國政客拉攏新興經濟體向人民幣施壓,人民幣主動、可控、漸進,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絕不會改變。相反,當新興經濟體左擋熱錢、右攔通脹,在最大程度上防患弱勢美元侵擾、保留來之不易的經濟復甦成果之際,美國這種對他國政策指手劃腳、不斷放大隱患,在全球經濟的傷口上撒鹽的做法理應休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