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宜過於誇大中美結構性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0 00:25:30  


趙可金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東方早報刊載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可金的文章說,中美關係發展已經陷入錯綜複雜的全球性網絡之中,不宜過於誇大結構性矛盾對中美關係的消極後果。在網絡化格局中,中美的結構性矛盾越上升,中美關係可能越沒有事,雙方越能謹慎地處理彼此關係。

  中美關係在2010年百轉千回的曲折發展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後危機時期對經濟復甦乏力和脆弱的一種焦慮情緒。自上任以來一直追逐理想的奧巴馬逐漸變得務實了。中期選舉後,在對外關係上,奧巴馬也不再僅僅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改革目標,而把促進復甦、擴大出口、減少失業等放到優先位置。奧巴馬深深體會到,要想實現五年出口翻一番的目標,要想拉動美國經濟盡快復甦,擴大社會就業,僅靠美聯儲的定量寬鬆政策是不夠的,美國面對不確定的2011年不能沒有中國人的鼎力支持。

  毫無疑問,在此背景下,胡錦濤主席此次訪美將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政治訪問。美國人對此次訪問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夠通過此次訪問,讓他們對2011年有著更多的自信和勝算,能夠徹底擺脫危機的困擾而步入經濟復甦的快車道。顯然,此種期待決定了合作將成為2011年中美關係的基調。

  當然,中美關係的複雜性決定了2011年也會有麻煩。特別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作為國際政治賽場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美國對中國肯定不會客氣,再加上大眾傳媒和社會輿論的心態失衡,美國會不時釋放出“棒殺中國”和“捧殺中國”的躁動靈魂,中美關係也會受到許多可以預測和難以預測事件的困擾,中美仍然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競賽。具體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