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西蘭華人新春寄語 對祖籍國思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9:58:27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據新西蘭中華新聞網消息,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新年伊始及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由新西蘭中華新聞通訊社發起,並聯合新西蘭河南商會、新西蘭東北同鄉會、新西蘭中華青年聯合會等多家社團共同舉辦的新西蘭華人僑胞“祝福中國 寄語故鄉”活動,得到廣大華人僑胞的熱烈響應。寄語活動自1月1日開幕以來,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中國國務院僑辦、河南省僑辦、湖南省僑辦等僑務單位都相繼給活動發來賀電。《山東僑報》在與該活動的互動中,還向全世界各國華人僑胞發起“新春佳節征集海外華人僑胞對故鄉寄語活動”。以下選登的部分華人僑胞對各自故鄉的寄語,充分體現了海外中華兒女對祖籍國的思念情懷。 
 
  新西蘭奧大文學院副院長楊健博士

  我的故鄉——江西鷹潭是一座建市僅20多年的年輕城市。經過這個城市的貨車、客車很多,又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鷹潭文化底蘊豐厚,風景十分秀美。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區——龍虎山風景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家族中的一員,2010年8月2日又成功加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龍虎山還是道教發源地和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世家”的世居之地,號稱“中國道家第一山”。龍虎山瀘溪河兩岸懸崖峭壁上的洞穴中,有距今二、三千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古越崖墓懸棺,已成千古之謎,引得世界各地懸棺愛好者前來探秘。

  我每年都回鷹潭探親,親眼目睹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鷹潭正在全力建設世界銅都,引進了銅加工企業100多家。鷹潭有很好的旅遊資源,“大旅遊”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大一新”(大旅遊、大交通、大城市構架、大銅業,新農村建設)發展方略的一部分。鷹潭正在建設“一江兩岸”城市格局,全力推進信江北岸的信江新區建設,這是一幅美好的畫卷。信江新區一定要高標準設計、規劃和建設,配套設施一定要齊全,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聽說我的母校——鷹潭一中新校區近日開工建設了。我回鷹潭時曾看過新校區的藍圖,非常讚賞設計者打造生態化、園林化、現代化新校園的理念。希望這一理念能得以落實。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鷹潭作為其中的一個核心區域,提出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構想,決心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努力發展低碳、節能產業。期盼著鷹潭成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一顆璀璨明珠。

  真誠祝願我的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家鄉人民幸福安康。

  新西蘭中華青年聯合會主席高曉月

  在2010上海世博會上,一幅曠世奇作《清明上河圖》的精彩再現,一下把世人的目光聚焦在了畫中所描畫的城市—我的家鄉開封。

  《清明上河圖》不僅畫出了一千年前北宋都城開封的繁華景象,更表達了人們在一千年前對“清”“明”盛世的追求。一千年後的今天,前所未有的清明盛世已經成為現實。我相信,勤勞、智慧的開封父老鄉親一定能夠在開放中發展,在創新中振興,在拼搏中跨越,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重現輝煌!

  新西蘭天維網總裁劉君

  伴隨著勝利的喜悅,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共同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11年,值此新年到來之際,祝各位朋友新春愉快。

  新西蘭華人媒體,積極的為本地華人提供有價值、有質量的信息。涵蓋新聞、時事、社團消息,留學移民、投資金融、及其它各類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創建了海外及本地華人了解新西蘭的窗口,為搭建與主流社會溝通的平台做出積極的作用。

  2011年將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為我們開啟新的希冀的一年。2011,將承載新的夢想,我們華人媒體再接再厲,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新西蘭華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多的信息。

  金虎辭歲寒風盡,玉兔迎春喜氣來,恭祝各位及我的家鄉-杭州,新年新氣象!再創新世紀的輝煌!再一次代表新西蘭華媒,預祝我們的祖國更繁榮富強,奔騰捷進!

  來自青島的僑胞給青島市的寄語

  青島—是我深愛的故鄉。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遙遠的南半球新西蘭,可是夢里出現最多的還是我們那可愛的家鄉。家鄉有山有水,紅瓦綠樹,如詩如畫。從小到大,歲月悠悠,家鄉伴隨著我一路走來,浩瀚的大海給了我開闊的胸懷,幽靜的嶗山給了我健康的體魄。享譽全球的青島啤酒釀造了我濃濃鄉情,深深地浸潤在我的血液中,生命中,將伴我一生,到永遠。

  僑居海外,很思念甘醇的青島啤酒,很渴望享譽世界的青島啤酒能在新西蘭開花結果。盼望青島的品牌產品能在新西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也很希望青島市政府能來新西蘭招商引資,加大青島在新西蘭的影響,讓美麗的青島倍受矚目,提升其國際知名度。新西蘭有甘醇的葡萄酒,美譽全球的奶製品,將這些品牌帶給家鄉的人們,讓這些品牌能在青島生根,開花,結果。

  青島--永遠是讓我夢牽魂繞的故鄉,讓我們一起為青島這片熱土祈禱--—願她風調雨順,富饒安康!願家鄉的父老鄉親生活幸福,事事如意!!

  奧克蘭Pakuramga 華人協會會長成一之

  我1950年1月8日,從長沙乘火車出發,經武漢乘輪渡過長江,又經北京,到達沈陽,當時沈陽尚有城牆。至1991年底,我離休離開沈陽後,受騁去廣東做了6年顧問工作,1997年又來到新西蘭,現還在做華人協會會長工作。

  我在沈陽市工作了42年,在我過去的生活歷程中,有一半多的時光是在沈陽市度過的,所以我對沈陽有深厚的感情。

  我的工作雖已離開沈陽已近20年了,但我還常會回遼寧看看,親眼見到故鄉的發展進步,由衷的感到高興,也感謝遼寧省及沈陽市各位領導為人民所做的功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