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裔部長黃徐毓芳辭職帶來的冷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1 10:29:18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新西蘭《中文先驅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作為新西蘭歷史上第一名華裔部長,黃徐毓芳在國會任職14年之後,於12月14日辭去國會議員職務,這樣國會中只剩下霍建強一名華裔議員。華人在新西蘭人口中的比例大約為3.5%,如果按照這個比例,在國會122名議員中至少應該有4個席位,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黃徐毓芳的辭職就是新西蘭華人從政途中的一次重大挫折。 
 
  文章摘錄如下:

  黃徐毓芳的辭職風波前後持續了超過一個月,在整個過程中反對黨工黨窮追猛打,國家黨則“且戰且退”:

  11月9日,工黨議員Pete Hodgson首先在國會披露黃作為見證人以部長身份簽署的一份商業協議,接著又爆出黃曾經在2008年與丈夫利用國會差旅費補貼進行一次涉及私人商業活動的旅行。

  11月12日,黃徐毓芳辭去部長職務,並要求國會核查她和丈夫領取的差旅費補貼,她說自己“不能向總理保證類似的活動只發生過一次”。

  12月3日,國會出台了審計報告,報告沒有發現黃在差旅費補貼方面的其它問題,黃徐毓芳表示自己將回到Botany選區,全力為選民服務,並期待著通過自己的表現爭取未來重回內閣;但是工黨並沒有就此停手,他們又揭出黃的丈夫在其它有商業利益的旅行中領取差旅費補貼,並要求總檢察長介入該事件的調查。

  12月14日,黃徐毓芳在國會正式提出辭去國會議員職務,她稱這是她自己做出的決定,原因是她不希望這一事件繼續困擾政府,因此下決心辭職“重回家庭”;工黨則指責黃的辭職是為了“掩護”John Key。

  Botany補選 又是一場“大戲”

  黃徐毓芳在2008年的選舉中以17382的高票數當選(占總票數56%)Botany選區國會議員,大大領先工黨候選人Koro Tawa的6510票,值得一提的是行動黨的華人候選人王小選也曾在2008年參與角逐Botany選區並獲得4717票。

  黃的辭職令Botany選區必須進行一次補選,補選定在明年3月5日進行。從政治遊戲的角度來看,在黃徐毓芳辭職後,一方面工黨至少可以獲得一次補選的機會,就算沒有拿下這個選區,也多了一次機會;另一方面去掉了黃這個“強敵”,Botany選區的工黨候選人有機會贏取更多的選票,工黨可報Mana選區的“一箭之仇”。不知道這是不是Phil Goff及工黨的“算盤”。

  Botany選區是一個成立於2007年的新選區,包括Clevedon、Manukau East和Papakura,該選區的人口在2001至2006年間增長了34%,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3倍,其中49%在海外出生,三分之一是亞裔人口。

  雖然工黨耗費了一個多月的“功夫”將黃徐毓芳“拉下了馬”,但是明年的補選對於Phil Goff來說並不是一個容易撿的“便宜”。2008年大選中,Botany選區的政黨票中有61%投給了國家黨,25%投給了工黨,15%投給了行動黨,可見該選區的顔色有多“藍”。

  華社如何看待黃徐毓芳風波

  在本屆國會中,因為住房補貼、旅行補貼和信用卡等問題丟官或丟臉的人並不少,反響比較大的如副首相Bill English“套取”房補,Rodney Hide和Chris Carter帶著Partner公費周游列國,工黨議員Shane Jones用公款看“色情錄像”,毛利議員Hone Harawira從國際會議上溜走帶著老婆逛巴黎,如今這些議員依然活躍在新西蘭政壇上。

  可能是因為能夠進入新西蘭國會的華裔屬“鳳毛麟角”,因此他們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往往引起軒然大波,而且在華社間引發的非議有時甚於主流“洋社”,黃徐毓芳事件被披露後,華社在報紙、網站、電台等媒體上掀起激烈的爭論:

  觀點一:可能出於“愛之深,恨之切”,視出現問題的華人議員為“眼中的沙子”“害群之馬”;觀點二:行為道德上有瑕疵就應該下台;觀點三:認為“人孰無過”,應該以稍寬容的態度來看待黃;觀點四:新西蘭政治生活中有很多族群方面的因素,因此華社應盡量維護有本族裔背景的代表;觀點五:黃的問題沒有嚴重到必須辭職的程度,她是黨派競爭的犧牲品;觀點六:因為黃是亞裔,她的問題被放在了反對黨的“放大鏡”下,同時也有華人拿著放大鏡。

  政壇後來者能得到什麼“前車之鑒”

  《英文先驅報》網站一名叫Terry的網友的留言又是一種角度,他寫道:Pansy Wong被迫離開國會的原因是在休假時“工作”,如果她和丈夫懶惰一點,無所事事地到處休假旅遊,她今天仍然能安坐國會,這真是一個“黑色幽默”,不過規則就是規則,哪怕是愚蠢無比的規則,你也得遵守它。

  黃徐毓芳議員的離去能為後來的華人從政者帶來什麼呢?Terry網友的留言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熟悉並遵守遊戲規則,無論休假時“工作”,還是以“休假”之名的工作,其結果都一樣,有時候,更多的勤奮帶來的不一定是更多的果實。

  黃徐毓芳的離去令人感到惋惜和遺憾,這次風波的處理也能給後來者提供一些“前車之鑒”:如果黃在辭去部長職務之時就把涉及到差旅費報銷的違規或者可能違規的項目和盤托出,“全在這里,你們審計吧”,那麼今天她可能不會步步被動直至辭去議員職務。

  相信作為民族事務部長,黃徐毓芳還有很多計劃尚未完成,因為新西蘭現在勉強可以稱為“二元文化”社會,離“多元文化”差得還很遠,如果通過這次風波,華裔從政者、華人小區都能夠變得更為成熟更加理性,相信未來我們會在國會里看到更多的華人面孔,無論他(她)來自哪個黨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