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人春節回家的路為何這麼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3 08:51:33  


春運“一票難求”。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月13日載文《春節回家的路為何這麼難?》,摘要如下:

  雖然1月19日開始才是春運,但是回家的車票話題已經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焦點。25億多人的春節大遷徙,使得“春運”這個頗具中國特色的詞匯——不敏感都難。

  幾天前,位於上海的《東方早報》報道,重慶人熊良山1989年來滬工作,至今22年,起初每年春節乘輪船回家過年。1998年輪船停開後,一直到2010年12年的時間內,熊良山夫婦僅在2002年想孩子想到寢食難安時回家一趟,以至於2008年兒子來滬看望父母時,熊良山夫婦竟然認錯了人。“哪有人不想家啊,不回去總有不回去的難處。”熊良山說。

  按媒體報道,使熊良山夫婦不能返家的難處主要是兩個成本,一是金錢成本:火車票231元+16元+吃飯20元+轉大巴車69元=336元;再就是時間成本:火車31個小時+1個小時大巴車=32個小時,排隊10小時。

  儘管熊良山的例子有點極端,但它卻反映出中國春運的一種新趨勢:近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大發展,稅收持續增長,鐵路里程不斷加長,車速也一直在提高,但每年春運的緊張形勢,卻似乎並未隨之緩解,老百姓的返家路甚至有越來越難的傾向。

  如果說熊良山一家尚屬個案,那麼去年新發生的珠三角農民工組摩托車大軍返鄉現象則涉及有十萬之眾。據當時的《南方日報》報道,春節前10天,由佛山、東莞、廣州等珠三角城市返鄉農民工組成的10萬“摩托車返鄉大軍”,沿著321國道返回廣西、貴州、湖南和四川老家過年,他們拖家帶口,餐風露宿,千里奔馳,只因為票難買和票太貴兩點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