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征民意 擬調控機動車增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0 09:07:49  


12月16日,市民在亞運村汽車交易中心“一站式”辦公大廳排隊辦理機動車牌照。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昨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征集意見結束。

  新京報報道,市民通過信函和傳真方式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將由交通部門匯總,該信息昨日未對外公布。一周內,交通委官網信箱收到22條治堵建議,多集中在公交優先、擁堵費等問題上。

市民建議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

  13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亮相並徵求公眾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合理調控小客車增長、擇機收取擁堵費等措施,此前備受爭議的最嚴“限購令”並未出現。

  昨日,在交通委官網“建議咨詢信箱”當中,記者發現一周時間裡,市民通過此途徑提交了22條緩解北京交通擁堵的建議。有市民建議按乘車人數收取擁堵費,高峰時間一人開車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在應急與非應急車道間設立欄杆,防止車輛違章。

  市民還普遍關心公車改革、擁堵費及如何控制機動車增長。交通委副主任李曉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增長採取何種方式調控,主要還是聽取社 會各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此前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限制,並非是限制機動車擁有,而是要調控擁有進程。北京擬每年調控新增機動車限量在15萬以上,具體數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稱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

  前晚,本報聯合京探網針對 治堵措施做了一個網絡調查。兩日來,共有300餘網友參與調查,其中有76%網友認為北京城市功能分布存在問題,大量大型居住區位於昌平、通州等地,集中 進出城造成擁堵;近95%投票者認為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及收取擁堵費;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時採取單雙號限制。
<nextpage>
■ 影響

“沒賣的二手車也要上牌子”

  上周五下午,記者從花鄉市場一些二手車經紀公司了解到,從本月10日開始,駐市場的車管部門要求經營商在本月底前給待售車輛辦理相關車務手續。

  “沒賣的車也要上牌子,掛在我們公司上。”據舊車交易顧問劉先生介紹,新規定給每輛二手車交易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以前待售車輛不用馬上辦理車牌,車管部門可以留出兩個月的周轉期,供經紀公司銷售。

  而現在,經紀公司收到車就要馬上辦牌,銷售的時候還需要辦理一次過戶和上牌手續。“車管站的規定,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這幾天大家都擠在一起上牌。”對於該消息,相關部門未予證實。

  花鄉機動車交易市場工作人員稱,車管部門此舉可能是考慮即將出台的政策不明朗,如果一旦出現不能辦理牌照等新政,二手車交易市場容易出現混亂,“沒有牌子 和手續的車,產權不明晰,辦不了牌子積壓著也不好賣。”該工作人員表示,該規定是從上周四開始執行的,通知下發給各經紀公司。

  該政策給經紀公司帶來的問題是,多增加了一次辦理手續過程,同時也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新的規定可能不是短期性的,今後會繼續執行。”

■ 市民建議

【公交優先】

開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

  加大“公交優先”力度。建議凡三車道以上道路,開一條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對違規占道的社會車輛罰款、扣分;上下班高峰,公交車暢通無阻、私家車被堵得無法動彈時,一定會大大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公民55

  在二環、三環設立專門的公交快速通道。具體做法是,利用二環、三環左右幹道最內側的那條線為公交專用道路,為了防止社會車輛進入,可在外側設立栅欄與之分離。———許飛

【收費】

可按車內人數收擁堵費

  交強險、養路費應納入燃油附加稅中。按年收取不公平、不利於節能減排,建議多開車多付費,不開車不付費。———公民55

  小汽車出行,可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例如小汽車在二環上和二環以內,擁堵時段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的禁止通行;含駕駛員兩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丁濱元
<nextpage>
【公車】

裁減部門公車擁有量

  取消公車,只保留公務用車,並嚴格規定公務用車的使用範圍。重新登記公務用車的車牌號並和其他車牌相區別,便於公眾監督。———公民55

  仔細調查公車使用情況,裁減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公車擁有量,按應減少現有車輛的20%重新出台車輛編制,嚴格執行。———薑威

■ 追訪

“關鍵條款應充分討論”

  專家表示,針對市場謠言政府應迅速發布有效信息,打擊投機行為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公開徵求意見以來,圍繞“公務車零增長”、“停車費和擁堵費收取”、“限車限行”等話題,網民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既有理性表達,也有不少疑問。

“公車少點上路比什麼都強”

  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

【網民熱議】

  網民“北京—印象”稱:“公車少點上路比什麼都強!”網民hub3333說:“希望政府公開公車的數量和公車牌照等信息,公開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只有公車信息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權威回應】

  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對於網民普遍存在的這個疑問,有關部門表示“不便”回應。但這次治堵新政要求的“公務車零增長”只涉及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nextpage>
【專家觀點】

  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陸錫明認為,像北京市這樣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乃至在此基礎上壓縮公車保有數量,有利於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程度,有利於節約財政資金、促進廉政建設,更重要的是在治理擁堵過程中,政府起了率先垂範作用。

期待治堵公平透明

  進一步調整停車收費標準,城市中心區停車費上漲,並擇機實施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

【網民熱議】

  網友“農夫山田都不全”說:“用經濟手段治擁堵,治得了‘窮人’治不了‘富人’,是治堵還是添堵?”

【權威回應】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回應,收取擁堵費、調整停車價格,是為了控制小汽車過度使用。北京私人小汽車日均行駛里程為45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小汽車出行中5公里以下的出行占比超過40%,而停車收費低甚至免費,亂停車現象十分嚴重。

【專家觀點】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艶艶認為,北京市擁堵的原因之一在於機動車不合理使用。採用差別化收取停車費等市場化手段,來抑制機動車主的交通需求,是世界通行的治堵措施之一。

“日增5000輛,治堵反添堵”

  北京市治堵措施首次明確了將“按照無償原則抑制小客車過快增長”等限制性措施,但具體的時間、範圍和措施沒有提及。

【網民熱議】

  網民“燕山之石頭”說:“北京治堵政策不明引購車潮,機動車日增5000輛,治堵反添堵!”

【權威回應】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限制”僅僅是治堵措施很小的一部分,治堵措施更多地體現在完善城市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等方面,限制性措施一定會按照“公正、公開、公平”和無償的原則制定。

【專家觀點】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長李未檸認為,就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北京市政府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值得鼓勵,一些關鍵性條款應該允許展開充分討論,而針對市場謠言,政府應迅速發布有效信息給予平複,打擊投機行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