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明明就是多印鈔票、綁架世界經濟,卻拿著“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種“黑話”忽悠大家。 |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環球網刊載上海外國語學院法學院學者汪衛華的文章說,熊志勇教授日前提出“中國崛起要學學美國當年的孤立主義”(11月29日《環球時報》第14版)。他認為,美國孤立主義是“一種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是與德日軍國主義道路相對立的、大國崛起進程中有意識的戰略選擇。但孤立主義真是審時度勢的崛起要訣嗎?
首先,美國外交有所謂“孤立主義”傳統不假,但美國也奉行著將美洲視作美國人後院的“門羅主義”(1823年),還有被稱為“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的美西戰爭(1898年),更別說中國近代外交史上赫赫有名的“門戶開放”照會(1899年)了。20世紀初,美國以庚子賠款資助中國創立清華學堂以及派遣留學生,這當然是以文化交流提升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客觀上也推動了中國教育的現代化進程。但當年這筆“善款”從何而來?很明顯,美國的孤立主義傳統從來與門羅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糾纏在一起。孤立主義與強權擴張恰如美國崛起的DNA雙螺旋結構,硬要抽出其中一條來,這個“崛起基因”還能存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