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發展面臨新課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1 18:44:07  


 
  “對挑戰,要兩面看。如果應對不好,當然會敗下陣來;但挑戰不是固化的,應對得好,就能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說。

  全球範圍的資源匱乏和環境制約,使得中國在客觀上沒有條件再走西方工業文明的老路。對中國而言,這是巨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應對國內外諸多挑戰、利用好戰略機遇期的唯一路徑,最為關鍵的是要在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鄭必堅認為,要從需求、產業、城鄉區域、要素投入等方面,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新突破;要在科技進步和創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強競爭力,搶佔制高點;要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讓全體百姓更好享受發展成果;要在“兩型”社會建設上取得新突破,破解資源環境“瓶頸”;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下猛藥”,推進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

  “如果我們抓住機遇把經濟發展方式轉過來了,中國的發展就會有更大的實力、更高的素質、更廣的空間。”李君如說。

  世界銀行數據庫的分析顯示: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間,中國在20國集團國家中不僅經濟增長率最高,而且經濟波動系數最低。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大的“穩定器”。

  “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引領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其未來的經濟增長對重建全球經濟繁榮至關重要,”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維諾德.托馬斯認為,“自由貿易對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十分重要。因此,反對貿易保護同樣符合發達國家利益。”

  中國機遇,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分享者。全球500強中已有470多家在中國落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各類研發中心超過1200家。巨大的商機使中國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處於戰略機遇期,她的迅速崛起,對世界而言,創造和展示出新的巨大的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說。

  當今世界正逐步成為全方位、多層次的“利益與利害共同體”。“面對世界發展大勢,國際社會應該同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一道努力,抓住機遇,挖掘潛力,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李忠傑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